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生理学习题8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57: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3.植物生长大周期在生长速率上表现为一条 曲线。B. A.双曲线型 B.S型 C.抛物线 D.正弦曲线

44.增施N肥,植株的根冠比 。B. A.增大 B.减少 C.基本不变 D.无一定变化规律

45.下列中属于生长的是 。A. A.叶片变大 B.叶片脱落 C.种子吸水膨胀 D.花芽分化

46.增加土壤水分,植株的根冠比 。B. A.增大 B.减少 C.基本不变 D.无一定变化规律 47.微管是由 组成的。B. A.糖蛋白 B.微管蛋白 C.肌动蛋白 D.脂蛋白

48.下列中属于分化的是 。B. A.细胞有丝分裂 B.根毛形成 C.种子吸水膨胀 D.花开放 49.下列中属于分化的是 。A. A.筛管的形成 B.毛竹长高 C.种子发芽 D.花开放

50.N肥不足的条件下根冠比提高,是由于N不足 。B. A.促进根系生长 B.对地上部生长的抑制大于对根系生长的抑制 C.抑制地上部生长 D.对地上部生长的抑制大于对根系生长的抑制

51.适施磷钾肥根冠比提高,主要是由于磷钾 。B. A.促进地上部生长 B.促进光合同化物向根部运输

C.抑制地上部生长 D.对地上部生长的抑制大于对根系生长的抑制 52.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呈 趋势。A.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53.次生根和支持根是由 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A. A.侧生 B.茎端 C.基生 D.根端

54.发育具有 调节的特点。C. A.时间顺序 B.空间方向 C.时间和空间 D.无规律

55.植物激素调节植物顶端优势和侧芽生长,其中以 最为明显。C. A.IAA和ABA B.CTK和GA C.IAA和CTK D.CTK和IAA

56.促使温带树木秋季落叶的信号是 。C. A.气温下降 B.光强减弱 C.日照变短 D.秋季干燥

57.花粉管向珠孔方向生长,属于 运动。B. A.向重性 B.向化性 C.向心性 D.感性

58.由外部一定方向的刺激引起的运动现象,称为 运动。A. A.向性 B.趋性 C.感性 D.生物钟

59.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这种现象是 。B. A.向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生长运动 D.偏上生长

60.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 。D. A.感震性运动 B.向光性运动 C.感温性运动 D.感夜性运动

(三)问答题

1.生长、分化和发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生长、分化和发育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5

(1)三者的区别

①生长是量变,是基础; ②分化是质变,是变异生长; ③发育则是有序的量变与质变。 (2)三者的联系

①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分化。如花的发育,包括花原基的分化和花器官各部分的生长;果实的发育包括了果实各部分的生长和分化等。这是因为发育只有在生长和分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的增殖、营养体的分化和生长,就没有花和果实的发育。 ②生长和分化又受发育的制约。植物的某些部位的生长和分化往往要在通过一定的发育阶段后才能开始。如水稻幼穗的分化和生长必须在通过光周期的发育阶段之后才能进行。 ?2.微管是如何控制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 答:

(1)由微管组成的早前期带的位置在细胞分裂开始时就决定了细胞的分裂部位与分裂面。

(2)在细胞分裂中,由微管组成的有丝分裂器—纺缍体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并牵引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3)由微管参与的成膜体的扩展,控制着细胞板的形成。

(4)周质微管决定着纤维素微纤丝的取向和沉积,而纤维素微纤丝的取向和沉积决定着细胞的生长。这是因为周质微管排列在质膜内侧,象轨道一样引导着合成纤维素微纤丝的复合体在膜中移动,从而控制微纤丝沉积的方向。 3.细胞的分化受哪些因素控制? 答:

(1)遗传基因的表达 细胞分化是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有着不同蛋白质产物的表达结果。

(2)细胞极性 极性是细胞分化的前提,细胞极性的建立会引发不均等分裂,使两个子细胞的大小和内含物不等,由此引起分裂细胞的分化。

(3)环境条件 光照、温度、营养、pH、离子、电势以及地球的引力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细胞的分化。如短日照处理,可诱导菊花提前开花;低温处理,能使小麦通过春化而进入幼穗分化。

(4)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能诱导细胞的分化,如IAA有诱导维管组织分化的作用;改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激动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是向根还是向芽分化。

4.试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以及组织培养一般的步骤? 答:

(1)植物组织培养意义:

①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拢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 ②组织培养是开展生物工程的基本技术 各种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技术是组织培养基础上建应的。

③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植物种苗 目前组织培养在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培育、新品种的选育、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药用植物和次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2)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为: ①培养基制备 ②材料准备与接种 ③愈伤组织的诱导

④器官分化或体细胞胚的发生 ⑤小苗移栽等

其中器官分化或体细胞胚的发生最为关键,因为它关系到组织培养能否成苗。 5.试述种子萌发三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谢特点。

答:根据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量,即种子鲜重增加量的“快-慢-快\的特点,可把种子萌发分为三个阶段:

6

(1)吸胀吸水阶段 依赖原生质胶体吸胀作用的物理吸水。通过吸胀吸水,活种子中的原生质胶体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使那些原在干种子中结构被破坏的细胞器和不活化的高分子得到伸展与修复,表现出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2)缓慢吸水阶段 经前阶段的快速吸水,原生质的水合程度趋向饱和,酶蛋白恢复活性,细胞中某些基因开始表达,转录成mRNA,“新生”的mRNA与原有“贮备”的mRNA一起翻译与萌发有关的蛋白质。与此同时,酶促反应与呼吸作用增强。子叶或胚乳中的贮藏物质开始分解,转变成葡萄糖、氨基酸等可溶性化合物,可溶性的分解物运入胚后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3)生长吸水阶段 在贮藏物质转化转运的基础上,胚根、胚芽中细胞的组成成分合成旺盛,细胞吸水加强。胚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引起了种子外观可见的萌动。当胚根突破种皮时,新生器官生长加快,表现为种子的渗透吸水和鲜重的持续增加。 6.简述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在生产上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比? 答:

(1)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关性

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因而具有相关性。

①物质交换 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

②信息交换 根冠间进行着信息交流。如在水分亏缺时,根系快速合成并通过木质部蒸腾流将ABA运输到地上部分,调节地上部分的生理活动。如缩小气孔开度,抑制叶的分化与扩展,以减少蒸腾来增强对干旱的适应性。叶片的水分状况信号,如细胞膨压,以及叶片中合成的化学信号物质也可传递到根部,影响根的生长与生理功能。

③相关性 一般地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 (2)根冠比调节

①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中耕松土,使用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壮素、缩节胺等生长抑制剂或生长延缓剂等措施可加大植物的根冠比。

②通过增施氮肥,提高地下水位,使用GA、油菜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等措施可降低根冠比。 ③运用修剪与整枝等技术也可调节根冠比。

7.产生顶端优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举出实践中利用或抑制顶端优势的2~3个例子。 答:

(1)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有多种假说用来解释,但一般都认为这与营养物质的供应和内源激素的调控有关。

①“营养”假说 认为顶芽是一个“营养库”,它在胚中就形成,发育早,输导组织也较发达,能优先获得营养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养分缺乏而被抑制。

②“激素抑制”假说 认为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而产生的。植物顶端形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下运到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感而使生长受抑制。

③营养转移假说 认为生长素既能调节生长,又能控制代谢物的定向运转,植物顶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高浓度的IAA使其保持为生长活动中心和物质交换中心,将营养物质调运至茎端,因而不利侧芽的生长。

④细胞分裂素假说 认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萌发,解除顶端优势。已知生长素可影响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分布。顶芽中含有高浓度的生长素,其一方面可促使由根部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更多地运向顶端;另一方面,影响侧芽中细胞分裂素的代谢或转变。 ⑤原发优势假说 认为器官发育的先后顺序可以决定各器官间的优势顺序,即先发育的器官的生长可以抑制后发育器官的生长。顶端合成并且向外运出的生长素可以抑制侧芽中生长素的运出,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多种假说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顶端是信号源。这信号源就是由顶端产生并极性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它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其它激素、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输与分配,从而促进顶端生长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2)顶端优势的应用

①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的例子:如麻类、向日葵、烟草、玉米、高梁等作物以及用材树木,需控制侧枝生长,促使主茎强壮,挺直。 ②消除顶端优势,以促进分枝生长的例子:如棉花打顶和整枝、瓜类摘蔓、果树修剪等可调节营养生长,合理分配养分;花卉打顶去蕾,可控制花的数量和大小;茶树栽培中弯下主枝可长出更多侧枝,从而增加茶叶产量;绿篱修剪可促进侧芽生长,而形成密集灌丛状;

7

苗木移栽时的伤根或断根,则可促进侧根生长;使用三碘苯甲酸可抑制大豆顶端优势,促进腋芽成花,提高结荚率;BA对多种果树有克服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的效果。

8.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

答:相对平地,高山上树木的纵向生长有以下不利因素: (1)高山上土壤较瘠薄,肥力较低,水分较少,气温也较低; (2)高山上风力较大,受到摇晃、震动的机械刺激大;

(3)高山上空气稀薄,短波长的光易透过,日光中紫外线特别UV-B丰富,UV-B严重抑制植物生长。 因而高山植物长得相对矮小 9.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

答: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以及“本固枝荣”原意都是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就是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根深叶茂”的成因大体有以下三方面。 (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

(2)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CTK、GA与ABA)、氨基酸等。 (3)地下部分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

因此,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与发育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有利根深。 10.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协调以达到栽培上的目的? 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依赖关系 生殖生长需要以营养生长为基础,花芽必须在一定的营养生长的基础上才分化。生殖器官生长所需的养料,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供应的,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会好。

(2)对立关系 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不协调,则造成对立,表现在:营养器官生长过旺,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生殖生长的进行会抑制营养生长。

在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方面,生产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例如,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营养器官的早衰;或者控制水分和氮肥的使用,不使营养器官生长过旺;在果树生产中,适当疏花、疏果使营养上收支平衡,并有积余,以便年年丰产,消除“大小年”。对于以营养器官为收获物的植物,如茶树、桑树、麻类及叶菜类,则可通过供应充足的水分,增施氮肥,摘除花芽,解除春化等措施来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而抑制生殖器官的生长。

11.试以一种作物为例,讨论水分在其一生中的作用。

答:水分是生命之源,在植物一生中水的作用是多方的。它在控制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及形态建成、授粉受精及开花结实以及休眠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用。

(1)水分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吸水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解除休眠的种子只有在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后才能萌发。如小麦吸足它重量50%以上的水分才可萌发。在种子萌发的中过程中,水分能润湿软化种皮,使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植物激素由束缚型转变为游离型,使酶活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快,胚乳或子叶中贮藏的大分子有机物迅速分解转化,运至胚中供胚生长。 (2)水分在植物生长及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植物细胞扩张生长依赖于细胞吸水后产生的膨压;如果水分不足,细胞的扩张受阻,植株生长及形态建成就受抑。如小麦,在拔节和抽穗期间,主要靠各节间细胞的扩张生长来增加植株高度,如果严重缺水,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有可能抽不出穗子,导致严重减产。另外,水分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物是建造细胞壁和原生质的材料。缺水光合作用降低,有机物趋向分解,无效呼吸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生长。

(3)水分在授粉受精及开花结实中的作用

水分对花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雌雄蕊分化期和花粉母细胞、胚囊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分缺乏易引起幼穗分化延迟,颖花退化和雌雄蕊败育。如在小麦上则引起花粉畸形,胚囊发育不完全而形成不孕小花,空粒增加。因此只有在适当的水分供应时才能使植物进行正常生殖生长,完成开花结实过程。 (4)水分在植物休眠中的作用

8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生理学习题8 的文档
植物生理学习题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rcv3cfsb10e609m87w9sc9l3ppgr01a0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