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6:2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 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分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A错误。

B、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响度,故B错误;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

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 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

(3)为了能使教室每个角落中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黑板表面做成粗糙的表面,这样在其上面发生漫反射,才能满足各个同学的要求。。

(4)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了小孔成像现象,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太阳的实像。

【解答】解:A、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因此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光射到黑板上,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故C正确;

D、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不是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电子构成的;

(2)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故B错误; C、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错误;

D、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6nq0c6rp6zh7s4eqk6667gj1yjqg01ce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