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铁、铜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了解过渡金属铁、铜的原子结构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掌握过渡元素铁和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3.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4.掌握Fe2+、Fe3+的有关计算、除杂、鉴别、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1、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知识点一】铁单质 1、铁的存在及原子结构
存在: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铝,居第四位,为常见的活泼金属,因而自然界中除
了陨石中能找到单质铁外,铁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周期表中位置:铁元素位于 周期、 族; 原子结构: 。
思考题: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一定是最外层电子吗?
2、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特性:能被磁体吸引. 3、铁的化学性质
书写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方程式,思考铁的价态表现并发现其反应规律; ⑴与非金属反应:氯气、氧气、硫单质、碘单质;
, , 小结反应规律: ⑵铁与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浓硫酸(冷、热)、浓硝酸(冷、热) (适时考虑铁少量、与过量的反应情况)
, ,
第 1 页 共 8 页
, 小结反应规律: (3)与盐溶液、与水的反应
, 4、铁的冶炼:
【知识点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 氧化物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色、态 化合价 类型 与 酸 反 应 盐酸 硝酸 氢碘酸 氧化亚铁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 四氧化三铁 与还原剂反应(C、Al、CO、H2等) 稳定 稳定性
第 2 页 共 8 页
稳定 氢氧化物
名称 色、态 溶解性 稳定性 与稀硫酸反应 与硝酸反应 相互转化 ★开始沉淀PH 氢氧化亚铁 2开始---4以上沉淀完全 氢氧化铁 7以上开始沉淀 【知识点三】铁离子、亚铁离子检验
方法一:Fe ;Fe 方法二:Fe ;Fe 【巩固练习】
1、将铁粉溶于足量稀H2SO4后,所得溶液分装在A、B、C三支试管中。
(1)在A试管中滴中双氧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试管中滴入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 ______; (3)在C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然后在空气中放置片刻,溶液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③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 ④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产物仅是Fe(NO3)3
⑤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⑥铁在冷的浓硫酸中不反应 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第 3 页 共 8 页
2+
3+
2+
3+
2+
Fe+2H2O+
Fe(OH)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变黄 B.绿色更深 C.绿色更浅 D.无变化 4、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
3+
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溶液时还需加入 ________。
4(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 的 NaOH溶液,插入 FeSO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_ _ 。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__ 。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夹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
5、Fe、Cu、FeCl、FeCl、CuCl溶液五种物质共同置于同一容器中,在下述情况下
322哪些能存在,哪些不能存在(不考虑阴离子)?
(1)若反应后有Fe剩余,则容器里还可能有 ;除Fe剩余外,还有相当量的2+
Fe,则还可能有 。 (2)若反应后容器里有相当量Cu
2+2+
,则可能还有 ;若除Cu外,还有
2+3+
相当量Cu,则不可能有 ;若除Cu外,还有相当量Fe ,则还可能有 。
第 4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