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10: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2分)(2019?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 (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与响度无关,故C错误;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声现象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等。

4.(2分)(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浓雾渐散

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

太阳升起后

C.丝网出现白霜

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

【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

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

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

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5.(2分)(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6.(2分)(2019?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分析】(1)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3)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B错误;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正确;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7.(2分)(2019?苏州)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表面有槽纹 B.轴承内部装有滚珠

C.在齿轮间加入润滑油 D.皮带传动需将皮带张紧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虑,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摩擦力。 【解答】解:

A、汽车轮胎表面有槽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符合题意;

B、轴承内部装有滚珠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齿轮间加入润滑油,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皮带传动需将皮带张紧,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认真观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8.(2分)(2019?苏州)关于电动自行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旧电瓶会污染环境,不可随意处置 B.电流具有热效应,长时间充电有火灾隐患 C.车上装有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D.要使车加速前进,可增大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分析】(1)根据废旧电池污染土壤和水体考虑;

(2)电流通过导体,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导体受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以及磁场大小有关。

【解答】解:A、废旧电瓶中含有重金属等,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故A正确; B、电流通过导体,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所以长时间充电有火灾隐患,故B正确;

C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流越大,磁性越强,导体受力越大,电动车运动越快,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电动车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9.(2分)(2019?苏州)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d6e11gzp6zh7s4eqk6667gj1yjqg01cf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