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中的S天体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S、Y围绕木星旋转,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Y天体是 A. 恒星
B. 星云
C. 行星
D. 卫星
2. 关于S天体,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表层平均温度低的原因是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B. 冰盖下面有海洋是因为其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 C. 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的进化发展提供条件 D. 木星为其表层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提供能量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村料可知,Y天体绕着木星旋转,应该是木星的卫星。D符合题意。 【2题详解】
- 1 -
由材料可知,S天体的自转周为7天,自转周期长,S天体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其表面气温较低。A不符合题意;由于S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有冰盖减少了水气蒸发,是冰盖下海洋得以保存的原因。与其自转、公转周期没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进化发展提供条件。C符合题意;木星是行星不会对S天体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点睛】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是行星,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宇宙外部条件和地球自身条件,宇宙环境条件包括:太阳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和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科学家近期在南京发现最古老的化石花标本,这一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大约5000万年。那时盘古大陆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恐龙称霸陆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 A. 古生代石灰岩层 C. 中生代粉砂岩层
4. 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 A. 石油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形成化石花标本的被子植物生长在大陆上,恐龙繁盛的时代是中生代,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中生代粉砂岩层,属于沉积岩,C对。古生代没有恐龙存在,A、B错。石英岩是变质岩,没有化石存在,D错。故选C。
【4题详解】
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石油,都存在于沉积岩层中,A对。花岗岩、硫磺、铁矿石等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B、C、D错。故选A。
“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由此间断地喷
- 2 -
B. 古生代大理岩层 D. 中生代石英岩层
B. 花岗岩 C. 硫磺 D. 铁矿石
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下左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右图为“泥火山”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C. 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6. 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 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 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 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D. 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答案】5. C 6. D 【解析】
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该地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泥浆沿着地层裂缝,夹带着水、泥、砂和岩屑不断地喷出地表所堆成的泥丘 ,泥浆喷出后,受流水堆积影响形成。 【5题详解】
新疆位于板块内部,A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地貌,B错。流水侵蚀形成的是V形谷地貌,D错。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该地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C对。 【6题详解】
结合上题,“泥火山”的成因是该地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地壳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地层隆起。挤压力过大,导致岩层断裂,形成断层。泥浆沿着地层裂缝,夹带着水、泥、砂和岩屑不断地喷出地表所堆成的泥丘 ,泥浆喷出后,受流水堆积影响形成。D对,A、B、C错。
每年10月8日前后,为“寒露”节气的开始。寒露的意思是气温较低,地面的露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3 -
B. 冰川侵蚀强烈 D. 流水侵蚀强烈
7.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棉花)、打豆场”,这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长江三角洲
B. 青藏地区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8. “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下列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①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缩小双季晚稻种植面积 ②将保温剂喷在叶面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 ③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
④在冷空气来临前,采用夜灌昼排,以水调温 A. ①②③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很多地方出现霜冻,东北和西北地区甚至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而华北平原、南方仍处秋季,天气昼暖夜凉,正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但长江三角洲以种植水稻为主,C正确,A错;青藏地区海拔高,寒露时节已入冬,并且青藏地区主要种植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B错;东北平原已完成秋收,D错。故选C。 【8题详解】
寒露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寒露风危害的。例如,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改善农田小气候,如在冷空气来临前,采用夜灌昼排,以水调温;喷洒化学保温剂,即将保温剂喷在叶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使温度不降低或降温速度减慢,②③④正确。运用寒露风预测,缩小双季晚稻种植面积,不恰当,①错,B正确。 下图为色林错流域位置及冰川、湖泊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