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改 让城乡学生同享一片蓝天昔阳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02: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均衡:让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昔阳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记实

教育公平,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一种理念:教育的公平与均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山西省昔阳县属太行山革命老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县。在昔阳老百姓的心目中,“昔阳教育”是昔阳县最引以为豪的名片:昔阳教育培养的“昔阳人”,是昔阳最强的品牌。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和经济水平的制约,本世纪初期,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明显落后于城区学校,造成了城乡教育质量的“贫富悬殊”,并由此衍生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昔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拥有“金牌教育”的昔阳人没有在教育连年高位运行的大好形势下停滞不前,故步自封,改变这种城镇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滞后的状态,扶正城乡教育强弱不均的天平,让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成为了昔阳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昔阳教育人用历史积淀的大寨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和谐、均衡教育之歌。

一、调整思路,大决策推进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昔阳教育人清醒地认识到,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切实保障每一个孩子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而要因地制宜地

1

逐步解决教育不均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就必须改变思路。2001年在 《昔阳县2001-2005年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危房改造和撤点并校工作,2006-2010年规划中又把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装备档次、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07年,经过广泛讨论与认真研究,明确提出了“确立一个观念,抓住三个重点,实施六大工程,打造三大品牌”的总体工作思路,这一重大决策旗帜鲜明地将“向农村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三个倾斜政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也进一步明确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改造校舍危房、薄弱学校,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第二步:新建标准化学校、学生餐厅和宿舍,充实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学校办学功能,提升教育发展后劲。第三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2008年开学初,又制定出台了《教育事业三年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昔阳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就学校布局、教育投入、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

在战略决策上,昔阳县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通过统一思想、健全制度和政策扶持,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决策依据,昔阳城乡教育迎来了和谐均衡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运筹帷幄,大手笔缩小大差距

教育资源配备的失衡、生活水平的差距、学校管理水平

2

的高低、教师素质的优劣均是直接影响教育均衡化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在一次谈话中,昔阳县教育局程根棠局长曾说:就目前来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人的均衡发展;二是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区域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学习提升人的素质;要通过增加投入完善弱校的办学功能;要通过调整布局,强化师资配置缩小区域差距。均衡发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缩小差距,是将每一所学校办成为各具特色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正是有着这种独特的发展思维模式,昔阳县教育局不断地运用多种激励与扶持手段鼓励形成特色,推动和谐发展,促进了教育均衡,从而使学校群体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整体办学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1、以学校布局调整为主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2002年以前,昔阳县共有中小学校390所,当时的学校数量多、规模小、设施差、学生平均人数少、师资力量弱,严重地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为此,昔阳县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线,制定出台了《昔阳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确定了到2010年将全县学校总数控制在120所以内的总体目标。从全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原则,经过努力先后撤并薄弱学校231所,使全县中小学校减至现在的159所,村校比例由2002年的1:1.1下降为目前的1:0.45,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

3

合,实现了集中办学、规模办学。这一切中要害的重要举措使得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

2、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提升学校办学功能 近年来,该县坚持“建设一所,办好一所;改造一所,提高一所”的原则,筹资1亿多元,新改扩建学校85所,消灭和改造校舍危房68000多平方米,基本上实现全县农村中小学校无危房目标;同时,新建教学办公大楼、学生公寓楼40多幢,建成寄宿制学校53所,改造学校伙房94个,硬化校园路面73000多平方米,全部取消了土砖火,初中取消了通铺床;投资230余万元,建成了15个标准操场;投资400余万元,为18所寄宿制学校安装了暖气;投资500余万元,为中小学校购置图书25万余册、配置仪器和体育器材21万余台(件);投资300万元,更新课桌凳3万余套;投资230万元,新建了一批农村幼儿园。此外,2008年,该县计划用于教学设施的建设资金将突破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昔阳县共计投资2.1亿元用于学校的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县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大改观,保障了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如今的昔阳县,高标准、高质量、设施完备的农村学校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

3、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该县把远教建设、应用、推广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新的增长点,牢固树立了向现代信息技术要质量的观念。先后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了一批

4

新改 让城乡学生同享一片蓝天昔阳教育均衡发展纪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e017hm3l8mqar1rxc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