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人教版最新必记纲要
(2020年4月)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国家和公民的关系)
第一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重点从宪法法律上介绍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及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
1、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主体广泛性。 (2)真实性:
1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
2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
3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
(3)管用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措施 (1)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 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原因:(为什么要坚持)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时代的要求。
(4)措施: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家的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安全、统一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权利: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
2 政治自由权;(行使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 ○
3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 ○
(2)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 ○
(2)遵守宪法和法律。
1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安全。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青年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要学习政治知识。参加时事政治学习,收看新闻等。
(3)参加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如参与班校民主选举,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第二课、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重点介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8、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的角度)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
9、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一般了解)
(1)选择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经济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10、珍惜自己的选举制度的要求: (1)、积极参与,行使好选举权; (2)、要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提高选举能力; (3)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4)、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1、公民参与决策的两种主要方式
(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等。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
1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21直接参与决策的意义: ○
第一、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第二、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第四、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
提示:同样的某种行为,事前叫决策,事后叫监督。
12、我国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基层民主自治
(1)、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2)、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的重大意义: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利保证人民群众依法治直接行驶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2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性工程。
13、我国的民主监督(事后为监督)的内容、渠道、要求 (1)民主监督的内容: 1、批评建议权; ○
2控告、检举权; ○
3申诉权。 ○
(2 民主监督的渠道、方式: 1信访制度; ○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3舆论监督制度、网上评议。 ○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等。 ○
(3)怎样负责任地行使民主权利?
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
提示:民主监督和第四课的行政监督区别:*、民主监督是公民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政监督是行政内部(如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等))及行政外部监督:(如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重点介绍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及责任)
14、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
(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宗旨: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原则:对人民负责。
15、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府要做什么?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治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职能)
3
(4)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16、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和途径 (1)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2)政府为民的途径; 1开设热线电话; ○
2设立信访部门; ○
3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重点介绍政府如何正确行使权力:一是要依法行使;二是要在人民监督下行使。)
17、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原因及要求
(1)含义: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注意:依法行政是针对政府,及其政府工作人员而言的。其他组织机构(如党的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政协、新闻舆论等)都要依法办事,但不是依法行政。)
(2)依法行政的原因:
1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
2从必要性看: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
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从意义上讲: ○
第一、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人民) 第二、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政府)
第三、防止行政权力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政府)
第四、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
(3)要求:(怎样依法行政)
1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
2勇于负责、敢于当当; ○
3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
4坚决克服懒政 、怠政,坚决惩处失职务、渎职。 ○
18、政府行使权利包括哪些环节?审慎行使决策环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是什么?(一般了解)
(1)政府行使权利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要求:
4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使决策真正对人民负责。
③、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19、对政府的行政监督的原因(为什么要监督)及措施(怎么样监督) (1)原因: 1必要性: ○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
第一、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决策利民);
第二、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高效为民)
第三、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廉政用权)
第四、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造福于民)
(2)行政监督的措施:
1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
2建立健全行政外部和内部监督体系,○保障广大人民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3建立政务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阐述国家与政党、民族宗教的关系,具体介绍了我国三大政治制度【一个根本的政治制度,两个基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0、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体系: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2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共同构成我国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 1性质: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地位: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3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4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
2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
21、人大代表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