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算法设计与分析》 王红梅 编著
一共有以下12章,我们学了1、3、4、5、6、7、8、9
分别是“绪论、蛮力法、分治法、减治法、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回溯法、分治限界法 第1章 绪论 考点:
1、 算法的5个重要特性。(P3) 答: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2、 描述算法的四种方法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P4) 答:
1. 自然语言 优点:容易理解;缺点:容易出现二义性,并且算法都很冗长。 2. 流程图 优点:直观易懂;缺点:严密性不如程序语言,灵活性不如自然语言。 3. 程序设计语言 优点:用程序语言描述的算法能由计算机直接执行;缺点:抽象性差,是算法设计者拘泥于描述算法的具体细节,忽略了“好”算法和正确逻辑的重要性,此外,还要求算法设计者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程技巧。 伪代码 优点:表达能力强,抽象性强,容易理解
3、 了解非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析。(P13)
要点:对非递归算法时间复杂性的分析,关键是建立一个代表算法运行时间的求和表达式,然后用渐进符号表示这个求和表达式。 非递归算法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1) 决定用哪个(或哪些)参数作为算法问题规模的度量。 (2) 找出算法的基本语句。
(3) 检查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是否只依赖问题规模。 (4) 建立基本语句执行次数的求和表达式。 (5) 用渐进符号表示这个求和表达式。 [例1.4]:求数组最小值算法 int ArrayMin(int a[ ], int n) {
min=a[0]; for (i=1; i return min; } 问题规模:n 基本语句: a[i] 4、 掌握扩展递归技术和通用分治递推式的使用。(P15) 扩展递归技术: 通用分支递归式: 5、 习题1-4,习题1-7 设计算法求数组中相差最小的两个元素(称为最接近数)的差。要求给出伪代码描述,并用一组例子进行跟踪验证,写出验证过程。 (1)伪代码 1. 令最小距离min等于数组头两个元素R[0]和R[1]的差的绝对值; 2. 从i=0循环至i 2.1 分别求其与j=i+1至j i=0,j=1, |R[i]-R[j]|=|10-5|=5; j=2,|R[i]-R[j]|=|10-11|=1 7、使用扩展递归技术求解下列递推关系式 (1) (2) 第3章 蛮力法 1、 掌握蛮力法的设计思想: 蛮力法依赖的基本技术——扫描技术,即采用一定的策略将待求解问题的所有元素依次处理一次,从而找出问题的解; 关键——依次处理所有元素。 2、 蛮力法的代表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 顺序查找,O(n) 串匹配(BF O(n*m) ,KMPO(n+m) , BMO(n*m)) 选择排序,O(n2) 冒泡排序,O(n2) 生成排列对象(排列问题),O(n!) 生成子集(组合问题),O(2n) 0/1背包 属于组合问题。 任务分配,哈密顿回路,TSP问题 属于排列问题。 最近对问题 O(n2),凸包问题 O(n3) 3、 掌握BF和KMP算法的原理,能够画出比较过程。P71习题3的4。要求给出一串字符串,能够求出对应的next数组,并能使用KMP算法进行比较匹配。 4、 掌握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算法描述和时间复杂性,要求能够写出伪代码。(P56-58) 选择排序 算法描述:选择排序开始的时候,扫描整个序列,找到整个序列的最小记录和序列中的第一记录交换,从而将最小记录放到它在有序区的最终位置上,然后再从第二个记录开始扫描序列,找到n-1个序列中的最小记录,再和第二个记录交换位置。一般地,第i趟排序从第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