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 “萝卜猪” “冬瓜猪” “珍珠猪” ;1983年有3.5万头 2.外形特征
毛色多全黑,也有“六白”或不完全“六白”,头较直,耳小而薄,向西侧平伸或稍竖起,个体小 骨骼细
3、生产性能
公猪生长较慢。4月龄7.87kg,6月龄16.02kg;母猪4月龄11.08kg,6月龄26.29kg。成年母猪体重41.1kg;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配;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克,香猪早熟易肥,宜于早期屠宰
六、大花白猪 (华中型) 1.产地与分布
产于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全长2129千米,是黄河长度2/5,但水量是其8倍)的顺德、南德等42多个县 2.外形特征
体格中等,毛色黑白花 头、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四肢白色背、体侧背部有大小不等黑块,头大小适中,额宽 有“八”字或“菱形”皱纹,耳稍大下垂,面微凹,颈短多肉,背要较宽,微凹,腹较大,臀稍倾,四肢粗大,稍短,后肢飞节处有皱褶,多卧系,乳头多为七对 3.生长发育
性成熟最早的猪种之一;公猪曲精细管中20日龄出现初级精母细胞,50日龄出现游离的精子;母猪出生时卵巢中已见初级卵泡,62日龄卵巢上有成熟的卵泡出现 4.优缺点 沉积脂肪能力强 产仔多
七、金华猪 (华中型) 1.产地与分布(中华熊猫猪 )
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三个县;近年来,金华猪已推广到全省20多个县,市和省外部分地区 2.外行特征
金华猪的毛色除头颈和臀尾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故有“两头乌”之称,少数背部有黑斑
金华猪的体型较小,耳中等大,下垂,背微凹;按头型可分为“寿字头”和“老鼠头”和中间型三种
现称大中小三种:由于中间型体型大小适中,头长短适中,额部有少量浅的皱纹,背较长且平直,四肢结实,是目前产区饲养最广的一种类型 3.生产性能
金华猪产仔较多 母性好 护仔性强,初生重0.65公斤,在一般饲养条件下,肥育猪8—9月龄体重为63—76公斤以上,成年公猪体重140kg 母猪110kg 4.优点
以肉质好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著称
鲜腿6-7kg,皮薄,骨细、肉嫩,肥瘦比例适中,瘦中夹肥,五花明显
八、太湖猪 (江海型) 1.产地与分布
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区,故属江海型,分布于二省一市的39个县,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产仔最多的一个优良地方猪种,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在繁列性能),江苏省的大花脸、二花脸猪、米猪、焦溪猪、礼士桥猪 上海的梅山猪、枫泾猪、沙乌头猪等,浙江省的嘉兴黑猪 2.外型特征:
头大额宽,耳特大,柔软下垂过嘴巴,嘴短微凹,皮厚而松软,额部体侧和后腿的皮肤有明显皱褶
被毛黑色稀疏,毛丛密,皮呈淡红色或青灰色,这种特征与分布于上海的枫泾、梅山。嘉兴黑猪更显粗糙,而江苏米猪较为细致,二花猪介于中间。
毛色有全黑(二黑、嘉兴、米猪)四脚白(枫 、沙、梅);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8对以上
九、荣昌猪 (西南型)
1.产地与分布
产于的重庆市荣昌和四川省隆昌两县;分布于省内许多县、市;是中国地方猪种中少有的白色猪种之一 2.外形特征
体格中等,一般除两眼圈及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块外,其余部位均为白色,群众称之“眼镜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而下,背腰微凹,腹大,臀部不丰满,该猪种鬃毛价值高(长粗)一般11—15厘米,最长达20厘米以上(出口用)
十、藏猪 (高原型) 1.产地与分布
产于我国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云南迪庆藏猪、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甘肃的合作猪以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 2.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幼年有黄色纵条条纹,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嘴筒长,直尖,呈锥形,耳小直立,背腰一般较平直,腹部紧凑,前躯低后躯高、体躯较短 ,胯部倾斜,四肢健壮,蹄质坚实,无卧系现象,乳头数一般为5—6对
3、繁殖性能:藏猪在放牧条件下 ,初产母猪产仔数(据 3 2头统计 )窝平均为 4. 66± 1 . 64头 ,第 2胎 (据 2 8头统计 )窝平均为 6. 3 7± 1 . 64头 ,3胎以上 (据 2 0头统计 )窝平均为 7. 0 5± 1 . 83头 ,公猪性成熟较早 ,2月龄即出现爬跨现象.
4、肥育性能:一般 2~ 3周岁体重仅为 40~ 50kg;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后 1 80天肥育后体重可达 2 2 . 3 6kg、日增重达 1 2 4g、每增重 1kg需要消耗混合精料 6. 77kg
十一、淮南猪 1、淮南猪的产区
淮南猪是河南省的地方良种,属淮猪的一个地方类型;淮猪分布于淮河流域的江苏、安微、山东、河南四省;产于信阳地区的固始县、商城、光山、罗山、淮滨等县,以固始、商城较多 2、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成年体重公130—160kg,母猪在100kg以上,被毛黑长,毛粗长,耳大下垂,额部有菱形皱纹,背腰窄而较平直,臀部倾斜,腹稍大下垂,但不拖地,四肢粗壮有力,乳头8对以上 3、生产性能
性成熟早,据调查在农村公猪4月龄,体重30公斤即参加配种,母猪4月龄性成熟,30公斤即配种,初产仔每胎7—8头,经产达12头以上。高的也产23—24头。双月断奶重7—9公斤,6月龄体重40公斤左右,9月龄达90公斤,瘦肉率46.77%,每增重一公斤需饲料3.7—4.1。日增重392g,与长白或约克杂交,425—440g,瘦肉率52—54% 4、品种评价
产仔多,耐粗饲,肥猪瘦肉率高(在地方),但生长慢,有待进一步选育提高
十二、南阳黑猪( 宛西八眉猪) 1.产地与分布
中心产区在淅川县的后坡,香花两乡,内乡县的师岗、瓦亭乡和邓县张村一带,分布与南阳地区西部各县(包括镇平) 2.外貌特征
被毛全黑,皮肤呈灰色,体型中等,头较短,面微凹,耳较大下垂,腹大稍下垂 3.生产性能
初产仔数7.44头,3胎以上产11头左右,育肥9月龄体重达87kg,日增重385g,瘦肉率较高47.5%,与长白、约克杂交日增重522—605g,瘦肉率53%—56%,料肉比4:1 4.评价
性情温顺,耐粗放管理,瘦肉率较高,肉质好,但生长慢,体格类型不够整齐一致,淅川猪场饲养的好些
中国培育新品种简介Developed breeds 培育猪种的分类
按所利用的国外品种的异同以及猪种的特征和特性,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
1、受大白(约克夏或苏白)猪影响较大的品种。多数是当地猪种用大白猪进级二代以上,获得理想杂种个体后,再采用自群繁育而育成的,通常为白色毛,如上海白猪、三江白猪等;
2、受巴克夏猪影响较大,或以本地黑猪血统为主、掺有少量其它品种血液的新品种。毛色全黑或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如新金猪、新淮猪、北京黑猪等;
3、受波中猪影响,或用克米洛夫或其他品种与地方品种进行复杂杂交而育成的品种,如垛山猪、定县猪等,毛色为黑白花,有的还杂有棕色。
1、上海白猪(大约克X太湖猪)
外形特征: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背较宽、腿臀较丰满、被毛白色乳头排列较稀、乳头7对左右 2、北京黑猪
巴克夏、中约克夏和通县、平谷的本地猪杂交,后又用苏联大白猪、定县、涿县、深县、新金、吉林黑、高加索等多种猪杂交
体形特征:被毛黑色、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两耳向上方直立或平伸、背腰宽较平直、四肢健壮、腿臀较丰满、乳头7对以上
3、湖北白猪-大白猪x(长白猪x通城猪)
体形特征:被毛全白、耳前倾稍下垂、中躯较长、腿臀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12个以上
生产性能:胴体瘦肉率58—62%、母猪产仔数在12头以上、育肥猪日增重600g以上、料肉比3.17—3.45 4、苏太猪 (太湖猪x杜洛克) 产地:江苏
特点: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母本 5、新淮猪(大约克X淮猪) 6、泛农花猪
外形特征:毛色黑白花、头中等大小、面微凹或直长、耳前伸、背腰平直、腹围较大、臀略倾、斜、大腿欠丰满 四肢较细而结实、乳头6—7对 生产性能:经产猪平均每窝产仔10.53头,60日龄平均断奶体重(窝)110.35公斤,8月龄公75.6kg,母猪60.5kg,10月龄公猪86.2kg,母猪806kg,成年公猪217.5kg,母猪187.6kg。属肉脂兼用型不适应当前需要,拟改
第四节国外引入猪种
Introduced breeds
World Breed Resources世界品种资源
Number of breeds available 现存品种数量 300-400 Swine Breeds in China: 中国生猪品种
Native Breeds 地方品种 48 Developed Breeds 培育品种 12 Imported Breeds 引进品种 6 Swine Breeds in North America北美生猪品种 16
Animals registered >10,000 = 8 breeds 注册数量多于一万的品种有8个
Breeds Used in US美国现有品种 Breeds used in Europe欧洲现有品种 Berkshire 巴克夏
Chester White 切斯特白猪 Duroc 杜洛克 Duroc杜洛克 Hampshire汉普夏 Hampshire汉普夏 Landrace长白猪 Landrace (Various)长白猪(多种) Large White大白猪 Large White大白猪 Pietrain 皮特兰 Pietrain皮特兰 Poland China波中猪 Spot 斑点猪
Yorkshire约克夏 Yorkshire约克夏
一、约克夏 Yorkshire (English large white) 约克夏按类型分为三种:瘦肉型(Large Yorkshire);肉脂兼用型(Middle Yorkshire );脂肪型(Small Yorkshire ) 小型因不适应生产需要,现已几乎绝迹;中型过去在日本饲养很多,现在也有减少的趋势;大型约克夏则是目前国外所有猪种分布最广的品种 大约克夏 -prick ears
外形特征:体格高大、毛色全白,头直长或微凹,耳大向前直立、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稍呈弓形,后躯发育良好;肉质紧、脂肪少、四肢粗壮、体质结实,繁殖力及泌乳能力强
生产性能:体重六月龄九十公斤,一年达160—190公斤,成年体重可达350—380公斤;活产仔数达11.6头,初生重1.4kg,断奶重8kg;对环境不易发生应激反应
二、长白猪 Landrace (译名:兰德瑞斯)
外型特征:毛白色、体躯呈流线型 ,前轻后重,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向前下方倾斜,背腰特长,肋骨16对较一般多1—2对,腹线平直,大腿丰满充实,由于整体成流线型,外观有清秀之感
生产性能:产仔数高于其它国外猪种而且稳定,一般在11头左右;六月龄体重达90公斤以上,成年体重可达300公斤以上
长白猪产于丹麦,英国大白猪与当地土种白猪杂交改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世界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该猪种以体长、毛全白而得名,体呈流线型、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泌乳量高,窝均活产仔达11.2头 各国利用丹麦长白培育成自己的长白猪系:如英系、荷系、瑞典长白、德国长白等
该猪种的缺点:四肢尤其是后肢比较软弱,对环境可能发生应激症;据统计,我国九十年代以前所引进的长白猪应激症发病率可达 16%,因此用作母本不如大白猪
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引进的大白猪和长白猪瘦肉率已达64%以上,平均日增重达750-800克,料肉比(日饲料用量kg:日增重kg)2.6:1左右,这两个品种在杂交繁殖过程中,既做父本也做母本使用
三、杜洛克 (Duroc or Duroc-Jersey) Duroc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在19世纪六十年代育成,它的主要亲本是纽约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故1883年命名为杜洛克泽西,现简称杜洛克;它和Hampshire是目前在美国分布最广的一个猪种。
主要特点:被毛金黄色---红砖色,英国引进的有个别卷毛;耳尖部软而下弯;大腿肌肉丰满;背线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体格大 成年公猪体重340—450公斤 母猪300—390公斤;性温顺 母性较强 育成率高 胴体品质良好 平均产仔数10头;增重快 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达65%
四、汉普夏 Hampshire
原产地美国 (薄皮猪)—原脂肪型;瘦肉率高、膘(皮下脂肪)薄、眼肌面积大而闻名;体躯较长,后躯丰满,肌肉发达,前肢白,后肢黑。嘴较长而直;围绕前肢和肩部有一条白带,白带长度不超过体长的四分之一,身体其它部分为黑色
母猪母性强但繁殖性能较低,乳头6-7对,产仔约9头;公猪性欲强,瘦肉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父本;成年公猪350—410公斤,母猪250—340公斤 我国于1936年引进
五、皮特兰猪 Pietrain
1、体型外貌:体躯呈方型,体宽而短,四肢短而骨骼细,肌肉特别发达,被毛灰白,夹有黑色斑块,还有的杂交部分红色,耳中等大小
2、生产性能特点:产仔数9.7头,背薄,胴体瘦肉率66%以上,饲料转化效率2.65,肌肉的肌纤维较粗
3、缺点:50%的猪有氟烷性隐性基因,应激综合症明显,易PSE肉,体过丰满,四肢病,产后乳汁少,受胎率低
第五节引入国外猪种得与失
得:国内引入国外猪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地方品种的改良
国外引进猪种的特点:生长速度快、屠宰和胴体瘦肉率高、繁殖性能较差、肉质欠佳 、抗逆性较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