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库
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1至11月,国内润滑油生产量累计为532.8万吨,比上年同期降低3.2%。润滑油市场专家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营销总监徐建认为,2015年中国润滑油市场需求量比生产量降幅更大,全年需求量约为510万吨(不含白油和橡胶填充油),同比2014年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几个国际品牌润滑油厂商处也得到印证,几乎所有市场知名的品牌在2015年的销量都呈现下滑态势。最近,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对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未来5年中国润滑油市场需求量在经过10多年的稳步增长后将进入下行区间。这些信息表明,中国润滑油市场已进入负增长时代。
2、供给预测
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润滑油行业早已预感到变革将至。伴随着市场需求的疲软,将加剧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以及整个产业的兴衰变化,极大地冲击着润滑油市场的生态链和市场格局。毫无疑问,润滑油市场将迎来一轮新的震荡期,所有润滑油企业都站在浪尖风口上,谁都无法避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成为各大润滑油企业的共识。
从当前国内的润滑油汽车市场的需求来看,在2015年的1-9月份,国内的汽车行业润滑油的需求量一直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换句话说我国的润滑油市场中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从汽车润滑油增量上来看,在2016年我国的润滑油增量有望进一步升高。根据机油猫2015年统计的润滑油工业报告,在中国,工业润滑油的市场占
—
17
精选文库
比为48%,相比美国工业润滑油占市场52%,德国占60%,未来中国工业润滑油的发展不但没有过剩而且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看到,我国润滑油领域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稀缺是并存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由于各类工业机械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润滑油产品种类的数量大大超过车用润滑油。目前国内润滑油生产厂商约2,500 余家,普遍规模不大,主要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行业竞争加剧。工业润滑油行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一点被业界所公认。
可以说,需求疲弱(或者说产能过剩)只是“症状”,供给效率低才是“病根”。在中国润滑油行业,工程机械、汽车、电力设备、钢铁冶炼等主要下游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对润滑油供应商的产品开发实力、产品品质、交货期限的要求越加苛刻,需要润滑油企业在向其销售质优价正的润滑油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一整套的润滑技术服务。在此背景下,润滑油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全球前15 家润滑油生产企业控制中国超过60%润滑油产量。这表明,能够提供优质产品的润滑油厂商的市场份额仍然在扩大,而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则有被进一步淘汰的趋势。
因此,润滑油行业总体供给状况应当会随着需求进行变动,可能出现负增长,但是某些细分市场或产品的会应细分市场的需求而增长。
3、主要发展趋势
—
18
精选文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润滑油行业呈现如下趋势:
(1)润滑油需求的品质层次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润滑油整体消费升级换代加快,需求结构出现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A、高品质润滑油需求量提升较快
高品质润滑油具有如下特征:①采用优质基础油确保了产品基本性能;②使用优质添加剂有效弥补及改善产品特殊性能,产品各项理化指标优异;③生产过程使用先进的调配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④针对具体应用领域或设备研发生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⑤属于润滑油产品各类分级标准中规格较高的产品;⑥高品质润滑油用于行业中的高端市场。
高品质润滑油需求量较快提升。2005年我国高品质润滑油需求量占润滑油整体需求量的 19.8%,2014年上升至25.9%。高品质润滑油逐渐取代原有低端产品,成为各类终端用户的主要选择,其原因如下:第一、制造业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大量精密、自动化设备需要高品质、个性化润滑油产品确保其有效运行;第二,我国润滑油工业水平提高,已经能够为终端客户提供各类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的润滑油产品;第三,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大力推广“合理润滑”的理念,倡导通过选择高品质润滑油产品减少因润滑不当导致的各类损耗,提高经济效 益。同时,国家通过推行新的润滑油产品标准以达到提高国产产品品质的目的。另外,润滑成本占企业全部生产成本的比例较低,选择高
—
19
精选文库
品质润滑油能够切实保证设备有效运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B、包装油产品消费量持续提升
随着工业机械设备自动化、精密化、高端化、专用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汽车精细定期保养要求,润滑油产品细分程度提高,原有粗放式润滑方式逐渐向精细化转变,促进了具有合理包装形式的润滑油产品消费量提升。相比之下,散装油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容易造成运输泄露、环节污染和使用不便等问题,其消费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包装油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品种丰富、档次分明、便于使用;同时,包装油产品作为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产品,能够体现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润滑油行业内各领先企业纷纷大力发展包装油产品,并将其作为主要利润来源。2007年我国包装油产品需求量占润滑油整体市场需求量的 52.2%,而 2014 年该比例已经上升至 60.13%。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整个社会在降本增效,对于环保等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保的更加重视,整个社会对于润滑油品的质量要求亦在提高,具有高质低价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润滑油企业长 将长足发展。民营润滑油企业的引领者可以依靠技术、品牌、价格等实施进口替代,高品质润滑油将有广阔前景。
(2)润滑油品种结构进入稳定期,车用润滑油占比较大
—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