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台藏)十不二门枢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3:0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但以圆中约即论破故诸文中即偏缘生为圆妙假其辅行文乃是此意若谓二假体一何故文云其实者耶答二假之体云有殊者自昔乃有二见不同一云缘生是事有相妙假是性非相一云缘生乃是情相妙假乃是具相今谓初说但得能具之性为妙假耳可云非相其次说者失于所具法体只一何者且如须弥入芥必当以人天报得须弥即诸佛妙用须弥而有二种须弥体也以此而求只一须弥由此须弥未即空中故非妙假纔即空中则名妙假岂有二体文云其实者自约义异云其实尔意谓二假之义既异其实须云因缘生法即空即假然若约体同而亦得云其实幻假即是妙假如辅行问此不思议还只次第以释十界与思议何别答其实无别思议乃作从心生说不思议作一心具说以生显具何须更问心生岂非同幻假心具岂非同妙俗(云云)。

△三结不二二初别结二初结以内摄外。

是则外法全为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

以自己心性能摄生佛依正色心。

△二结以外摄内。

十方诸佛法界有情性体无殊一切咸通。

生佛性体既与自己性体无殊自己性体既摄生佛故生佛性体亦摄自己依正色心故云一切咸遍。

△二通结。

谁云内外色心己他。

既以自己心性摄生佛之外则无外矣复以生佛心性摄自己之内则无内矣内外既亡己他何有。

△三结。

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门成。

色心依境妙而立外内依智行而谈由境发智故云用向色心者也又上门约三法而论色心今论约色心而辨三法故云成也。

△初标。

三修性不二门者。

此门乃以平等一性为不二体境性观修境观即一以论不二故下文云达无修性唯一妙乘由平等性为乘体故又其境观各有修性性具三千为性境修用三千为修境性德三观为性观修德三观为修观问上内外中已有境观与此何拣答内外虽该境观且在解知境边既未行修自与今异。

△二释二初示二初修性相状二初通示二初示修性。

性德秪是界如一念此内界如三法具足性虽本尔藉智起修。

且四德之性只是界如而此界如即在一念此念中界如三德三轨无不圆足故云此内界如三法具足内犹中也指法之词不同前文内境之内性虽本来有三必须藉智力起于修性是境三即法身中三故云本尔依境发智即智三也乃般若中三故云藉智由智导行即行三也乃解脱中三故曰起修起修者即兹性三由智照故而起进趣乃成修三如下当辨。

△二转释。

由修照性。

转释藉智起修何为良由此修能照性故。

由性发修。

转释性虽本尔性若不具修何以发。

在性则全修成性。

转释由性发修何者且性何能发良由在性之时全修成性是故此性而发修。

起修则全性成修。

转释由修照性修何能照良由起修之时乃全性为修是故此修而能照性。

性无所移。

转释起修则全性成修既成修已应无性耶当知虽然成修性何改易。

修常宛尔。

转释在性则全修成性既成性已应无修耶当知虽然成性修自宛然。

△二别示二初示逆顺二初示。

修又二种顺修逆修。

△二释五初逆顺二义。

顺谓了性为行逆谓背性成迷。

一者约于善恶法体以分逆顺从究极谓九界是逆修佛界为顺修天然体性本具善恶具善则

佛界之顺称之为悟具恶乃九界之逆号之为迷二者约知不知以分逆顺善恶十界既性本具发而为修能了善恶之修全性本具者名为顺悟不知善恶之修全性而起者名为逆迷问了善可尔了恶如何亦名顺耶答只恐不了其若了者恶全是性即见性体本非善恶所以名顺传四明者皆谓修恶只是性恶便以此恶而为观体斯殊不知当于修恶之暗达见修善之明良由惑智皆即是性是故非但惑性无殊只如惑智亦乃一体是故得云能观观智即无明是如此了已若相体俱即故方可云恶是观体其荆溪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者非谓以恶为性德行况性德行者三因善行也由无作故名为性德良由此行非但自体修即性故名为无作其所断恶恶即是性无所断故故能断行得名无作乃以所治显其能治所治之恶既然即性故可信其能治之行亦即是性所谓性恶者即指前文三道流转所谓性行者即指前文修德三因由开权故于权见实故三道三因皆名性矣故乃得云性德缘了。

△二迷了性同逆顺事异。

迷了二心心虽不二逆顺二性性事恒殊。

迷了二心即妄心也以无明之心为能迷能了之二心耳心虽不二者点其妄心即是真理故云不二逆顺二性即真性也以真如之性为所逆所顺之二性耳性事恒殊者即其真性为逆顺事故云恒殊又上心是妄下心是真点妄心成真心故云不二上性是真下性是妄变真性为妄性故曰恒殊。

△三不改迷逆无由成了。

可由事不移心则令迷修成了。

欲令迷修成了必须革逆归顺岂可逆事不移便令迷心成了。

△四改逆成顺。

故须一期迷了照性成修。

期约也始名字终究竟此一期中皆须转迷成了以了了迷使迷即性照性成修问修性一门只可通该智行二妙于迷了达即智妙也照性成修即行妙也尚非位妙何以释于迷了成修通究竟耶答从文生起故在名观当门高深须该六即理即是所了名等是能了名字约解转迷成了五品约行转迷成了乃至果佛究竟照性成修其修究成矣通论虽然若别论者智了行修修属妙行正是令文辨修性也或谓一其或训一往皆非文意。

△五逆顺俱亡。

见性修心二心俱泯。

逆顺二心若能见性性本亡泯复何迷了。

△二示离合二初总标。

又晓顺修对性有离有合。

或谓离是各义如云离为修性各三合是对义如云为对性明修故合修为二今谓对各皆通离合对通离合者既云顺修对性有离有合离岂非对耶各有离合者离如他引各通合者如玅记云故束性三俱为正因缘了各合俱名为一。

△二别释二初法二初三六论离合。

离谓修性各三合谓修二性一。

然此修性人见文云第二第三依智行立故辨修性皆约境智行三而为离合谓得所自其或全引玄签境三智三行三之文消今离合今恐未然应知内外修性二门通而言之各具智行内外门云凡所观境不出内外观非行耶又云先了外色心一念无念了非智耶修性门云顺谓了性为行了即智也行即行也若从别说内外一门别在智妙以辨内外修性一门别在行妙以辨修性何者盖由文云性虽本尔藉智起修意谓藉于智妙而起行妙故指行妙而为修耳以行妙之修对界如之故理立修性不二门也以此验知虽该智妙若辨修性当在行妙故一门始终除逆修修字之外凡有修字皆行妙矣问智非修耶答智是名字望于理即亦属于修但以解知为修非观行修也今辨修性者乃观行之修故当别指行妙为修若谓不然奈文但云藉智起修而不以智为修明矣无谓从强间若以行为修乃同正义所难者耶答正义不合改智为知意以今文该智为修若识今文以行为修不改乃当问文心通于正义难云智起即修谁此分隔岂非智亦修耶答今谓文心徒文其言意还堕难何者所云智起即修者此一修字为智为行若云是智则违见文修字是行故云藉智而起于修若云是行是则还成行妙名修故知此文正是约位竖论不可执横为难(云云)圆通云荆溪语巧须善会通欲以修性二名收于境智行三是故谓之性虽本尔籍智起修也所以不言籍智起行者其意在兹故也今谓不然若如他说是则返成荆溪语拙何者既欲以修收于智行但可语云藉智起行对上性虽本尔之言是故智行可俱为修如何别语所起之行而为起修岂是语巧问智非离合耶答智妙亦乃辩于离合如释签云境即理三智即名字三行即观行相似三当知九秪是三三秪是一但今文中正就行三而对境三以辨离合问行无智耶答约位竖论智属名字行妙乃属观行相似是故行妙而乃非智约法横辨其行玅中而有般若岂非智耶但此之智皆在行收是故得云约于行妙名之为修而辨离合知此义已然后消释修性离合义皆宛顺修性各三者性亦有三修亦有三故云各三乃以行妙修三照界如性三性三修三六法相也修二性一者以行妙之三从强受称但以解脱般若为修合行法身同名修二以境妙之三从强受称但以法身而为于性故合境中般若解脱同名性一人以境三智三行三释今离谓修性各三者有二不可二者且今文云修性各三修之一字岂非上文藉智起修之修字耶如何却以智三释修二者若使今文已是修六性三又与下文修二各三共发性三其文何别无谓重释。

△二三九论离合。

修二各三共发性三是则修虽具九九祇是三为对性明修故合修为二。

人谓修二各三共发性三释上离义今谓不然上离是修性各三今离是修中具九以由错认以六为九故释下文义成乖芿何者其实上文行三是修境三是性斯乃离则修性各三合则修但有二性但为一文意乃是修性通论三六离合今文于修但有二中复各具三故为修六以此修六照发性三故性亦属修故云修虽具九离虽具九合但为三故云九只是三斯乃修九以论离合故与上文二义不同一者上文修性通论今文单约修论文虽该性摄属在修由于修二离出六法发性三故二者上文三六法相今文乃是三九法相然离合之义从名则离合异途从旨则总别一贯又通论具德故

搜索更多关于: (天台藏)十不二门枢要 的文档
(天台藏)十不二门枢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ne43w69a8mpoj7oh0u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