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的两项重要
工作职责与工作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是做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生力军,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协调者等角色于一体。本文选取两项教育部24号令规定的辅导员工作职责,结合作者本人高校工作实际,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工作方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在第五条中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列出了八项,每一项都有其明确的要求,具体到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则更加细化。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挑战性,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辅导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政治思想教育
教育部24号令提出的第一项辅导员工作职责:“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目前,高校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思想前卫,追求个性,特立独行,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加上学习底子差,普遍高考成绩较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娇生惯养,自控能力较弱,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面对如今社会上的一些政治问题,虽然能够做到理性分析,但在政治选择上有功利化的趋向,习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不少学生把入党、评优、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此外,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价值观,不能用正确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他们的自我主体意识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强调奉献与索取并重,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虽在观念上认同,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辅导员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采取多种途径。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读懂”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是坚持社会实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通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使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
想信念;三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发挥信息网络在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坚持典型教育,发挥优秀大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富有开拓精神、成绩卓越的学生影响、鼓舞周围的同龄人。 二、道德品质教育
教育部24号令提出的第二项辅导员工作职责:“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境较好,物质充裕,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懂得付出与回报,精神境界往往有所缺失,道德品质不坏,却达不到品格优良,抗挫折能力较弱,自尊心强,遇到问题容易想不开、走极端。还有一些学生因父母离异,间接造成性格上有缺陷,心智上不成熟,与人沟通交流有困难,不能适应寝室集体生活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关爱学生、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质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
(一)开展感恩教育
大一新生入学,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想家想念父母的心情难以抑制,此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念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感谢父母对自己无私的付出,学会关心、关爱、关怀,进而激励自己用好的学习成绩和在校的良好表现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对学校、老师、同学都越来越熟悉,可以以“感谢朋友”、“感谢
室友”、“感谢同学”、“感谢老师”等等为主题,继续感恩教育,逐渐培养他们宽容、体谅、善良、无私、友爱的情怀。
(二)重点人群重点关注
一些学生有宗教信仰,沟通有障碍,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谈恋爱处理不好与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不习惯寝室生活,被室友排挤等问题,这样的学生需要辅导员重点关注,关心近况,及时谈心谈话,化解矛盾、纠纷,开导学生正确处理事情,引导其能够积极、阳光、乐观的看待问题,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这里列举一个例子,是一名我带的学生黄某某,曾因为处理不好与女朋友之间的情感问题而旷寝、旷课,前段时间又因为相处了近三年的女朋友与他分手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在寝室卧床不起,不上课,不吃饭,十分消极,而且在QQ空间写日志表达对女朋友的挽留,语气悲观哀怨。对于他的恋爱经历我比较了解,他的女朋友与他是高中同学,高考过后,他被我们学校录取,但他女朋友没有考上大学,在一个职高继续学习,两人一直保持着恋爱关系。黄某某对女朋友言听计从,体贴细致,为了达到女朋友的要求,不惜任何代价,在他与女朋友的爱情世界里,始终处于服从的状态。因为他不善于处理自己与女朋友之间的感情问题,我曾多次跟他谈心,告诉他在爱情里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告诉他恋爱关系不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关系,对待爱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不要将爱情弄成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更不要因为谈恋爱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他每次听完,都表示感触很深,也能有所改观,但前段时间我发现他的QQ空间里发表了很多日志,内容都很消极,很明显是写给女朋友的,传递出了一个信号——两个人分手了。黄某某一向把女朋友看得比什么都重,如果两人真的分手了,对他的打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