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撷珍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0:3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鱼凫(fú) .巉岩(chán) .

B.玉露(lòu) .省识(xǐnɡ) .

C.恬然(tián) .霓裳(chánɡ) .D.惘然(wǎnɡ) .马嵬(wéi)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蹒跚 轮廓 丽姝淑女 金碧辉煌 B.羁縻 营利 眼花缭乱 一愁莫展 C.揣摹 掂量 一蹴而就 拈轻怕重 D.惋惜 婉转 佶屈聱牙 望风披糜 解析: B.愁—筹;C.摹—摩;D.糜—靡。 答案: A

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峨眉巅(飞越)?可以横绝..A.? ?锦城虽云乐(成都的别称)?..?寻声暗问弹者谁(暗地里)?.B.? ?转轴拨弦三两声(调弦校音的动作)?....?泪(往日)?丛菊两开他日..?C.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中小块陆地)?.?五十弦(无缘无故地)?锦瑟无端..?D. ?如何四纪为天子(四十八年)?..

猿猱(róu) .崔嵬(wéi) .朔漠(shuò) .霜鬓(bìn) .管弦(xuán) .间关(jiān) .宵柝(tuò) .未卜(bǔ) .

解析: A.“猱”应读“náo”;B.“露”应读“lù”;C.“弦”应读“xián”。

解析: B.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B.江间波浪兼天涌 ..C.弦弦掩抑声声思 ..D.当时七夕笑牵牛 ..答案: C

坐:坐下 兼天:两天 掩抑:低沉抑郁 七夕:七个夜晚

解析: A.坐:徒;B.兼天:连天;D.七夕:阴历七月七日。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艰难苦恨繁霜鬓 .C.却坐促弦弦转急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

解析: D.酒,名词用作动词;其他是使动用法。 答案: D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复的色彩和音响,烘托出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情怀的寄托。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简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

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当然,这里所谓的“猜”,其实就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东篱”所引发的无限情思。

B.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繁复的色彩和音响,描绘了江天子夜的秋景。 C.李煜《虞美人》词唤起的读者追怀往昔的惆怅情怀。 D.读者在诗句的启迪下所进行的再创造。 解析: B项表述的是诗句本身所表达的内容。 答案: B

7.对“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确切具体的一项是( ) A.欣赏者在诗歌的词句之外的广阔空间里没有限制地自由联想。

B.诗歌欣赏过程中对诗人创作诗歌的动机、过程和方法进行的综合性思考。 C.欣赏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补充和阐释。 D.对费解的诗中晦涩的表达进行大胆的推想和猜测。

解析: 从原文对“猜”的表述“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C

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特点是极为精练,尽量用少的字词包含丰富的言外之意。

B.欣赏诗歌的目的,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而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C.欣赏诗歌,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情感活动,而且还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经历。

D.在欣赏时,加入自己的联想与感受,要受诗歌词句的限定,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 解析: “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错,应当是既领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也引起共鸣。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夜泊牛渚怀古 □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9.“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一联里的“空”字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词语的含义时首先要联系诗题中的“怀”字,其次要联系诗歌的主要意思。 答案: “空”字关联下文,诗人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自己空有一身才能无人赏识,抱负不能实现,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表达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思想感情。

10.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特点即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最后一联重在写景,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据此可以判断出手法。在分析感情时要联系诗歌中的重点语句,如“斯人不可闻”等。

答案: 尾联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抱负不能实现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三)阅读诗歌,完成11~13题。(9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 (唐)杜 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1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1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撷珍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7zd6z8p88iiwn479cv9uewu2s0a001e1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