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3: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从表面源到孔隙颈部的体积扩散; (4)从表面源气化沉积到孔隙颈部的扩散; (5)从界面源到孔隙颈部的界面扩散。

5、影响异种材料连接的因素

一般说来,异种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所差别,所以异种金属焊接通常比同种金属焊接困难,因为除了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对焊接性的影响之外,其材料性能的差异对焊接性的影响更大[19]。

一方面异种金属的物理性能差异的影响[20] ① 熔点相差越大,越难焊接 ; ② 线膨胀系数相差越大,越难焊接; ③ 导热率和比热相差越大,越难焊接。

另一方面异种金属的结晶化学性能差异的影响其差异主要是指不相容性,是否相容取决于它们液、固态互溶性及焊接中是否产生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无限固溶度的金属间焊接性最好具有有限固溶度的金属间焊接性较差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和不能互溶的金属焊接性最差金属间化合物愈多,愈难焊接。因为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大,其分布状态对焊接质量有直接影响[21]。

综上所述,异种材料扩散焊接的主要问题是焊缝中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与烧蚀。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铅的蒸发,都会大大降低焊接接头的质量。因此,必须加以限制。为防止焊接过程中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限制合金元素的挥发,必须采用较低温度和短时间焊接。此外,扩散连接时采用合适的中间过渡金属层,在工艺上可以很大程度地防止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22]。

6、总结

近年来,新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经常遇到这些材料本身或与其他材料的连接问题。一些新材料如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非晶态材料及单晶合金等的可焊性差,用传统熔焊方法,很难实现可靠的连接。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的高性能构件的制造,往往要求把性能差别较大的异种材料,如金属与陶瓷、铝与钢、钛与钢、金属与玻璃等连接在一起,这也是传统熔焊方法难以实现的,现在不但

要连接金属,而且要连接非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因此,连接所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传统熔焊的概念[23]。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近年来作为固相连接的方法之一扩散连接技术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连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正在飞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扩散连接技术的原理以及影响扩散连接性能的诸因素,为分析研究具体的异种材料的扩散连接提供理论依据。

7、参考文献

[1] 杨炜,罗晓星. 钛材在高尔夫球具中的运用剖析. 钛工业进展,23(1):35-37 [2] 木子.钛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金属世界,2005,6:47-48

[3] 吴俊义,柴东华,刘世楷. 先进高尔夫球杆头材料的分析与比较.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997,19(3):94-98

[4] 赵熹华,冯吉才. 压焊方法及设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黄继华. 金属及合金中的扩散.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6] B.Qin,G.M. Sheng,J.W. Huang. Phase transformation diffusion bonding of titanium alloy with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2006,56:32–38 [7] 黄家伟,盛光敏,周波等.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 重庆大学学报,2005,28(5):48-52

[8] 何鹏,张九海,冯吉才,钱乙余. 相变扩散连接界面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数值模拟. 焊接学报,2000,21(3):75-78

[9] 何鹏,张九海,冯吉才,钱乙余. 相变扩散连接界面物理接触行为的数值分析.焊接学报,1999,12:68-72

[10] T.I.Khan, N.Orhan, M.Eroglu. 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 of a microduplex stainless steel using amorphous interlay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18(4):396-400

[11] S. Kundu, S. Chatterjee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usion-bonded titanium–stainless steel joints using a nickel interlay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425:107–113

[12] S. Kundu, S. Chatterje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formation of reaction products and strength properties of titanium and stainless steel joints using copper interlay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23: 368-373

[13] 秦斌,盛光敏,周波等.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扩散焊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9):1545-1550.

[14] 袁新建, 盛光敏,秦斌等. 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工艺参数对钛合金与不锈钢接头强度的影响. 航空材料学报,2006,26(4):51-55

[15] 张英才,陈虹. 钢/钛复合材料热等静压扩散焊的研究. 稀有金属,1994,18 (6):443-446

[16] Bulent Kurt,Nuri Orhan,Ertan Evin,Adnan ?alik. Diffusion bonding between Ti–6Al–4V alloy an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letters, 2007, 61:1747-1751 [17] S. Kundu, M. Ghosh, S. Chatterjee. Diffusion bonding of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and 17-4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scic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42:18-23

[18] Peng He, Jiuhai Zhang, Ronglin Zhou, Xiaoqiang Li. Diffusion Bonding Technology of a Titanium Alloy to a Stainless Steel Web With an Ni Interlayer. Materials Characterzation, 1999, 43: 287-292

[19] 何康生,曹雄夫. 异种金属焊接.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0] 何鹏,冯吉才,钱乙余. 扩散连接界面物理接触行为的动态模型. 焊接学报, 2001,22 (5):60-64

[21] 张俊善. 材料强度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2] 章桥新. 论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及克服途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6:27-31

[23] 孙振岩,刘春明. 合金中的扩散与相变.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搜索更多关于: 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综述 的文档
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93k0s1rg2xc796bdj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