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 (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
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 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绿色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四、作业布置
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8 +23 17 -41 5.5 -0.7 0.004 0 正数:( ) 负数:(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反思:
2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用白板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4)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3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教学反思:
第2单元 百分数(二)
第1 课时 折扣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