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练习题
(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练习题(1) 一、 口算题(共 12分 )
5×2+3=-105 5)×2+3=-(105 52+25=-52+25 5×(2+3)=-105 (5×2+3)=-105 100+100×0= 50+90÷(2×3)= (50+90)÷2×3= 50+90÷2×3= (50+90÷2)×3= 72÷9×48÷8= 64÷64×7= 二、填空(5+8=13分)
1、下面是小红各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语文( )分、数学( )分、外语( )分. (2).数学比外语高( )分. (3).三科平均( )分.
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28=36-6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1800=7200-9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
第1页/共4页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
1.720÷(15-3×2) 2.3889-(108-9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50)×3 =720÷24 =3889-745 =20×3 =30 =3144 =60 ( ) ( ) ( )
四、 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8分 )
962÷74-19×96 (59+66)×64-10000 616)-5940÷45×(798 364)÷7-(315×40 12520÷8×(121÷11) 906)×(65+15)-(2019 五、 文字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8分 ) 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六、 应用题(第1小题 5分, 共 30分)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第2页/共4页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第3页/共4页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6.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4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