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49: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9]对于海域使用总的来说, 是一个由非法定所有权到法定所有权, 由所有权逐步扩展到使用权, 由非法定使用权扩展到法定使用权, 由实质意义的物权扩展到形式意义的物权, 由准物权单行立法扩展到与物权立法相结合的过程。参见拙作: 《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年版, 第453 页。

权之外的其他准物权如探矿权、采矿权、渔业养殖权等, 这里毋庸多作阐述。

[10]应当指出的是, 除此之外, 担保物权制度中还有许多规则同样需要贯彻物尽其用的目标, 如抵押物的价值与担保债权的数额问题、抵押物的流转和利用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郑玉波.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周.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5]杨振山,王萍.我国应制定以用益为中心的物权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6][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M].楚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6.

[7]林刚.物权理论:从所有向利用的转变[J].现代法学,1994,(1).

[8]林艳琴.对民法“物”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3,(1). [9]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尹田.论物权标的的特性

[EB/OL].http://www.civillaw.com,2006-03-06.

[11]梁慧星等.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钱明星.论用益物权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3).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3]屈茂辉.关于物权客体的两个基础性问题[J].时代法学,2005,(2).

[14]梅夏英.物权法·所有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5]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所有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6]郑玉波.民法物权[M].台北:三民书局,1992. [17]温世扬,廖焕国.物权法通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18]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9]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0]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1]张鹤.让与担保的物权法空间[J].河北法学,2005,(5).

搜索更多关于: 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 的文档
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r0d18moq35m4y30uui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