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创建典型事迹材料
我的记忆里,童年最大的乐事就是“读书”和“教书” 。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学习气氛远不如现在, 但是因为我的父母都 是教师(父亲由于工作需要转行到政府部门) ,家里可以随处找到儿 童读物,直到现在,那些报纸、期刊的名字我都清楚的记得: 《少年 科学》《小朋友》《中国少年报》《谁的脚印》《语文报》……还有成箱 子的小人书。爸爸妈妈从有限的工资里,节省下来一部分,定时的为 我和弟弟添加书籍, 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因为有众多的 课外书为我们开阔眼界, 我和弟弟从小学习都很好, 很受同村的孩子 们羡慕,他们时常来我家看书和问问题, 放假的时候也经常聚在我家 做作业。有些没有上学的或者低年级的孩子也来凑热闹, 我竟然学着 妈妈的样子,支上一块小木板,教他们识字和做算术题, 俨然一个“小 老师”,美好的童年就定格在这朗朗的读书声里。
后来我和弟弟在妈妈总结的“做教师有十大好处”的影响下,相 继考上了 XX师范专科学校和XX师院,并且另一半也都选择了教师, 成了典型的“教师之家” 。
我和老公是师专的同班同学, 一起学习、探讨的习惯一直延续到 婚后。 1993年 1 月,儿子出生了,学习的队伍里于是又增加了一个 新的成员。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在我们的影响和帮助下,儿子真正 开始学习的时候只有三个月大。
父亲虽然不从事教育工作, 但是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从来 都不曾减少。他在自己勤奋工作、督促我们继续努力的同时,还对下 一代的教育进行了研究。 父亲在儿子出世的时候, 送了一套早教丛书 给我,书中的一
句话对我触动很深: 当你的孩子出生第二天开始教育 时,就已经晚了一天了。孩子越小学习能力越强,在三周岁之前实施 早期教育,对孩子智力的发展非常重要。父亲告诉我们:要想把孩子 培养成才,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做好准备。
在父母的帮助下,我们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在儿子的身上实施早 教,具体的做法就是从教孩子认字开始。 文字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 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儿子很配合,对识字非常感兴趣,三 周岁的时候, 他就基本上能自己阅读书籍了。 所以我们家中经常的情 景是:一家三口每人手中一本书,时而默默研究,时而互相交流……
儿子和许多的聪明孩子一样, 看的书多了, 渐渐的有了好多稀奇 古怪的问题。 虽然我们也尽力的解释和回答, 但他不满意的时候却越 来越多。于是我们在鼓励他自己查阅书籍的同时, 也积极的帮助他寻 找答案。那时家中还没有电脑, 我和他爸爸就时常把问题带到学校的 微机备课室里。 共同解决一个难题的时候, 儿子脸上满意的笑容让我 们欣慰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危机:儿子大了,他学习 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大, 我们要是停止学习, 会很快的降低在儿子心 目中的威信并被社会所淘汰。
1996年,我们夫妻报名参加了 xx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的自学 考试,利用课余时间在家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接下来的三 年里,每逢节假日,儿子总能看到我们看书、讨论、做作业的情形。
1999 年我们顺利的完成学业,获得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一个家 庭的生活环境和孩子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 家里和谐温馨的气氛会 增加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 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促进孩子健康 成长。受我们的
感染,年幼的儿子也跟着我们安静的看书学习,除了 儿童的常见读物以外, 还有许多的生物化学专业书籍, 儿子自主学习 的习惯从那时就养成了。
上学以后,儿子的表现尤为喜人 : 他不仅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还 思维开阔,大胆创新,并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
我是教初中化学的, 多年来一个实验一直困扰着我们: 用来检验 二氧化碳的石灰水,由于学校的药品陈旧,现象时好时坏。儿子在一 次吃旺旺雪饼时发现, 里面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就是生石灰, 于是他用 那包干燥剂自己制作了澄清的石灰水, 向里面吹气检验, 很快的就变 浑浊了,反复几次,效果很好,于是他向我推荐。我从此做这个实验 的时候总是自己买上一袋雪饼, 为的就是那包干燥剂, 实验自然再没 有失败过。并且我把这一发现告诉我的学生,他们也很感兴趣,纷纷 回家做起了家庭小实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儿子上中学后接触到了电脑并很快的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术, 有 时我和他爸爸工作忙并急需教学课件的时候, 儿子也会为我们下载并 修改一些相关的内容。儿子最拿手的是 flash 制作,我的课件中微观 粒子的运动就有他的作品; 他爸爸课件中减数分裂的微观演示也有他 的功劳。共 2页,当前第 1页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