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战略
管理研究中心
调研结果
哪些公司正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囊括了银行、行业龙头、供应链 公司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B2B平台、物流公司、金融信息 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各类企业。其中,供应链公司/外 贸综合服务平台、B2B平台类数量约占45%。
供应链金融服务主体
供应链公司: 在本次调研结果中,供应链企业占比最高,达 27%。我们认为传统供应链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逐步趋于 稳定和饱和的状态。供应链公司主要是在采购执行、销售执 行等供应链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垫资垫税服务。主要包括供应 链服务企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公司的金融服务模 式成熟、回款相对稳定、收益预期相对明确,风险多为操作
风险。
金融信息 服务平台 9%
物流公司 8%
行业龙头 6%
银行 4%
供应链公司或外贸 综合服务平台
27%
B2B平台:在本次调研结果中B2B电商平台占18%。B2B平台 主要体现为两种服务模式: 一种是从交易端切入的B2B平台, 提供在线交易,鼓励并促成客户的在线交易,使交易数据沉 淀在平台上,可以通过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信支 持。另一种是从服务端切入的B2B,为客户提供从寻源,仓 储,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无论哪一种模式对供 应链金融的开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2B平台通过构建生 态圈将供应链金融的各方主体吸引过来,包括资金供应方, 担保机构,保险公司,仓储公司,物流公司等等。通过平台 的交易,服务,物流,风控等来保障,帮助资产方客户得到 相对便宜的资金,帮助资金方更全面更精准地控制风险,相 比较而言B2B平台比较容易做出规模。国内知名的B2B平台包 括金银岛、易煤网、铜道电商、三正电商等等。
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金融公司 大行其道,自有技术及研发能力使得金融科技公司能够搭建 平台,连接前端多个融资需求平台,后方连接多层级的资金 平台,融资需求平台大多是核心企业,B2C平台,B2B平台, 资金端涵盖了银行,保理,小贷,信托等等多层次金融提供 方。金融科技公司则负责内外部数据归集、处理、传输、分 析,协助风险识别与控制。比较典型代表企业包括京东金 融、蚂蚁金服等。
此外,行业龙头企业,物流公司,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也是 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非银金融 机构 12%
B2B平台 18%
金融科技
公司 16%
图表1-3: 供应链金融公司类型分布
8
中国供应链战略
管理研究中心
调研结果
行业龙头: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或依托产业联盟打造
非银金融机构:以保理公司和小贷公司为核心。目前传统保 理公司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如确权难、IT与数据能力较弱 且风控手段较少。较多的保理机构会选择率先进入一个垂直 领域,将产品与服务进行绑定,或植入一个具有较好风控技 术的平台来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增长。小贷公司的供应链 金融强在贷后管理、催收方式方法多样。小、快、活等特点 是其他金融提供方满足不了的,小贷公司与其他资金提供方 优势互补、差异化竞争。
物流公司:我国物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些大型 物流企业以自身的物流服务优势、物流能力为基础,引入互 联网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智能技术、 金融技术等,试图打造O2O式的跨界融合的服务体系。供应 链金融成为他们拓展利润源泉、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产业互联网与金融服务平台,通常优先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 的融资需求,再沿上下游向外延拓展。或者部分国有企业利 用低成本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然后对接规模稍大的项目,而 这部分项目保理及小贷公司无法承接,从而形成了一个细分 空间。此类企业有鲜易、达实智能、准时达等。
银行: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天然优势,如资金成本低、 获客容易、管控资金等,但也有体制、风控、技术等方面的 制约,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正在不断抢食供应链金融的蛋 糕,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显得有点“内忧外患”。但我们认 为银行仍然是供应链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原因还是银 行的资金成本优势,其他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杠杆,还得与 银行合作;而银行要想实现真正基于供应链/产业链运营的金 融服务,也必须依托其他企业深入产业内部。
随着各类主体的摸索实践,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趋势愈发明 显,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产融结合的深度 与广度。
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 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有色金属业等应收账款累计 较高的行业。但从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供应链金融将作为加 速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更为广泛的垂直领域深耕细 作,在更多的商业场景得到应用。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涉足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 相对数量较多,其次为大宗商品,包括钢铁,有色及农产品 等,第三位零售业,第四、第五是供应链金融的传统优势领 域:汽车及电子电器。
9
图表1-4: 供应链金融客户行业分布
单位为企业数量
中国供应链战略
管理研究中心
调研结果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部分行业的供应链融资 潜在需求尚未被挖掘,某些垂直领域可能存在较大机会。 包括:物流行业,农业,零售业,化工行业,餐饮业等 等。
1. 物流行业: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已从2015年的7.10万 亿增长到2016年的10.80万亿,增速8.8%。其中,公路运 输的规模接近5万亿,有近70万企业提供不同形式的物流 服务,而专线物流服务领域的市场不低于万亿,排名前10 的专线物流企业占整体市场的份额不足1%,更大的市场份 额在几十万家专线中小企业手中。物流运输企业向货主承 运货物时需要向货主缴纳保证金,而且即使是信用好的货 主,其支付结算也有60-90天账期;而对个体承运方或者 车队,一般都要先付一部分运费,等运输完成,凭回单完 成剩余部分的支付。巨额的运输费用和较长的资金缺口期 使物流企业面临运营资金短缺,这些60-90天高质量的应 收账款为供应链金融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2.农业: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种趋势主要在畜禽养殖产业链,在饲料企业居于产业链 的强势地位,而养殖业资金回笼需要较长时间,资金压力 大,一些上游龙头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满足下游养殖业客 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主业的发展。 3.零售业:对于零售行业,专业市场最为受益,因为专业 市场掌握着大量商户资源。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对线下零 售业的冲击以及实体经济的疲软,商户的资金压力越来越
4.
化工行业:塑料行业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品 种,因为其具有1.6-1.8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产品具备易运 输、易储存的特点,市场交易活跃,下游分散且多为中小 企业。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薄,融资需求大。而塑料行业 B2B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 B2B平台也已初具规模。
5. 餐饮行业: 目前国内市场有250万家餐饮企业,420万 家餐饮门店,1100万家食品分销商,整个餐饮行业有3万 亿营收,其中1万亿用于食材采购。餐饮行业的供应链金 融还处于起步阶段。餐饮业的供应链具有环节多、供应链 运作波动大、效率低的特点。大量餐饮类中小企业/个体户 资金链紧张。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无法满足大部分中小企 业的融资需求。筷来财等一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先 进的风控模型和强大的数据系统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进 而满足餐饮类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大,除了少数商户可以通过银行获得贷款,大部分商户只 能通过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来筹集资金,而供应链金融则 立足于产融结合,为小B类商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另 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专业市场掌握 商户的经营信息,并且具有商铺租金、承租权费等抵押手 段,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因此,专业市场发展供应链金 融有其内在的优势。
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业务规模集中在什么层级
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信贷规模差异较大,这与供应链金融 服务商的资源优势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各类服务商的年信
(100,500] 9%
>500 5%
[0,1] 21%
供应链金融企业的规模分布
贷投放规模从千万级到百亿级不等,规模差异较大。 调研结果显示,放贷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商约占21%,此类机构通常处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或转 型阶段。这类企业占比并不小,表明供应链金融行业目前 仍有处于起步阶段。
(10,100]
26%
规模区间:亿元
(1,10] 39%
图表1-5: 供应链金融公司业务规模分布
10
中国供应链战略
管理研究中心
调研结果
放贷规模在1-10亿之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数量占比约 39%。该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已初具规模,业务模式相对 成熟,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较强的客户开发能力和 资金供应能力。其中小部分专注于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的 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放贷规模已渐趋稳定。
放贷规模在10-100亿之间的服务商数量占比约26%,表 明市场中已有一部分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具有一定规模。
放贷规模超过100亿的服务商数量占比约14%,其中超过 500亿的占比5%。这部分主要是大型电商平台及大型银行 金融机构为主,他们依赖自身强大资金优势和客户资源优 势迅速扩大规模。
此类企业中以行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居多,有稳定 成熟的客户渠道及较强的获客能力。
什么是成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
成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包含三个层次:数据层、实践层、技术层。其中数据层包括风控主数据的获取、风险数据的拓 展、数据的维护;实践层包括高效的在线审批、精准及时的事中风控;技术层是指利用先进的模型科学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帮助预测和决策。
技术
预测 分析
决策引擎
实践
在线审批
事中风控
数据
风险主数据 基础设施
风险数据拓展 数据维护
11
中国供应链战略
管理研究中心
调研结果
风控成熟度调研
●
完善的风险主数据管理使风控数据维度更完整全面、信息 提取更高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此外,风险数据的积累 与沉淀为未来的风险建模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IT系统的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升审 批效率,而事中风险监控体系可以确保异常情况的及时处 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量化风险模型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 产,预测风险,是金融风险定价的基础。
10%
27%
●
传统 进阶 领先
●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依照以下规则将被访企业的风控成熟度分 为三个等级:
领先
63%
图表1-6: 供应链金融公司风控成熟度分布
成熟度 ? ?
运营特征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量化风险
建立了完善的在线审批以及事中监控系 统 ? ?
建立了客户风险主数据系统
正在利用数据分析提升风险评估准确 度,但未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量化风险 正在建立在线审批以及事中监控系统 建立了客户风险主数据系统
基于传统金融风控经验评估企业风险 线下操作审批流程,易受人为主观判断 影响 ?
未建立客户风险主数据系统,难以支持 后续数据分析
进阶
? ? ? ?
传统
调研结果显示,1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领先的风控系统和风险 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风险预测模 型。63%的企业正在将数据分析、IT技术与传统风控流程进行 融合进而提升风控能力。仍有27%的企业依赖传统的风控方法 和工具。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