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新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原子物理
1、(2020·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2017年12月6日报道,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将于2018年前后建成.日前,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CSNS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对于有关中子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 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氨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 C. 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 核反应方程【答案】A 【解析】
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A正确;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原子核的反应,而该反应是较轻的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错误;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
12通过?粒子轰击铍核(4Be)获得碳核(6C)的实验发现了中子,C错误;y=210-4=206,X中中子个数为
21084Po?y824X?2He中的y?206,X的中子个数为128
9206-82=124,D错误,
2、(2020·山东省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Em??A,其中n=1,2,…称为量2n子数,A为已知常量;要想使氢原子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为白由电子所需的能量大于由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向n? 1澈发态跃迁时放出的能量,则n的最小值为( ) A. 2 【答案】C 【解析】
电子由n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博变为自由电子所需的能量为
B. 3
C. 4
D. 5
?E?A 2n氢原子由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向n?1激发态跃迁时放出的能量为
?E??AA?
(n?1)2n2根据题意有
AAA??222 n(n?1)n解得
n?2?2
即的最小值为4,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020·学科网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大联考新课标1卷)目前已知的碳元素共有十五种,由碳–8至碳–22。最常见的同位素有碳–12、碳–13和碳–14,已知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中占98.93%,碳–13则有1.07%。医学当中可以应用碳–13呼气实验来检测人体胃中的幽门螺杆菌的含量,在考古当中可以用碳–14来进行文物断代,下列关于碳的同位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13具有放射性 B.碳–13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 C.碳–14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
D.除碳–12、碳–13具有稳定性以外碳的其他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知,自然界的碳–12占到所有碳元素含量的98.93%,而碳–13占到所有碳元素含量的1.07%,两者占有稳定比例,故可知碳–12和碳–13的总量是稳定的,意味着两者具有稳定性,而碳的其他的同位素不稳定,具有放射性,则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
4、(2020·云南省龙江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β衰变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8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剩下2个氡原子核
D. 用频率为ν的入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遏止电压为Uc,改用频率为2ν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大于2Uc 【答案】D 【解析】
A项: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项:β衰变释放出电子,是中子转化为质子放出的,不能说明核内有电子,故B错误;
C项:半衰期的概念是对于大量原子核衰变而言的,对于个别原子核无意义,故C错误; D项:由光电效应方程:eUc?h??W0,当改用频率为2?的入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遏止电压
的eUc'?h?2??W0,则Uc'?2Uc ,故D正确.
故选D.
5、(2020·贵州省铜仁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一)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 C. 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A 【解析】
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反应的过
B. 光电效应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