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
技强农之路
一、选择题
1. 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C. 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D. 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2~3题。
图4-2-11
2.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3.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A.a B.b C.c D.d 衡阳中考读图,完成4~5题。
图4-2-12
4.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 ) A.江西省 B.山西省 C.青海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5.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雨热同期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农作物冬季易受低温冻害 D.水资源较丰富
第1页/共4页
6.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广州市郊区的农民最应该( ) A.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B.发展蔬菜、肉蛋奶 C.大面积栽种茶树 D.种植甜菜、小麦
福建中考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元阳县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完成7~9题。
7.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图4-2-13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8.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9.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10.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超过80% B.我国的农业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C.我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D.我国要加快从农业强国迈向农业大国的步伐 二、综合题
11.读福建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页/共4页
) ) 图4-2-14
(1)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A、B两处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_处,适宜种植果树的是________
处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郊区的C、D处饲养乳牛、种植蔬菜,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 (3)E处可以发展________业。
(4)举例说明福建省可发展哪些出口创汇农业,并说明理由。(结合该省的自然地理条件)
详解详析
1.B [解析] 种植业适合在地形平坦、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 2.B 3.D
4.A 5.C [解析] 第4题,图中的农作物水稻、茶和柑橘都是亚热带作物,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都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5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雨热同期和水资源较丰富是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但这里冬季受冬季风等因素的影响,气温低,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
6.B
7.D 8.A 9.A [解析] 第7题,甜菜是喜凉作物,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中温带地区;棉花要求光照条件好,降水少,主要分布在新疆、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是喜温作物,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云南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适合喜湿热的水稻生长。第8题,云南省元阳县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形崎岖,再加上降水丰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第9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区在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果园业等方面优势较大,不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有着独特的地貌景观和民族风情,可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0.C
11.(1)B A A处为丘陵地形,地势较陡峭,宜发展林业;B处为平原地形,且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
(2)市场需求
第3页/共4页
(3)渔
(4)海产、花卉、水果等。福建省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海域广阔,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湿热,科技较发达,对外交通便利,故可以发展海产、花卉、水果等出口创汇农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的布局,一般情况下,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海拔较高、地势较陡峭的山坡处适宜发展林业,种植果树;乳畜业、蔬菜种植一般布局在距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城市郊区;湖泊适宜发展渔业。福建省可发展海产、花卉、水果等创汇农业,理由可从地形、气候、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
第4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