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一、单选题
1.( A )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
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 B )
A.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相关政策法规 D.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3.实施政府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
A.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数据挖掘
C.在线数据分析 D.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4.英国政府宣布( A )全面建成电子政务。 A.2008年 B.2005年 C.2010年 D.2006年
5.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A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6.根据信息公开化和通讯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程度的标准评价( B )国家的电子政务排名世界第一。
A.美国 B.加拿大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7.( B )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
A.北京之窗 B.首都之窗 C.数字北京 D.网上北京 8.( B )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所在。
A.目标明确 B.资源整合 C.注重实效 D.保障有力 9.( A )是目前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A.市场化 B.网络化 C.数字化 D.信息化
10.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侧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或政府管理)结合的传统电子政务称为“(A)”。
A.电子公务 B.电子政务 C.电子商务 D.信息化管理 11.中国的中央一级政府机构应该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上面,重点发展(D)电子政务。
A.G2A B.G2B C.G2C D.G2G
12.中国的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该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上,即重点开展( B)电子政务。
A.G2A B.G2B C.G2C D.G2G 13.中国的基层一级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应该将重点放在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方面,即重点开展( C )电子政务。
A.G2A B.G2B C.G2C D.G2G
14.政府信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时代的(D)方式,包括政府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方式。 A.政府治理 B.政治统治 C.公民自治 D.社会管理 15.目前,(C )不仅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而且还将诱发生产关系的调整乃至上层建筑的变革。
A.科学技术 B.产业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16.(D)的出现使信息技术创新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互动与转化成为可能。 A.蒸汽机 B.计算机 C.可视电话 D.互联网
17.198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里海大学的雅柯卡研究所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研究并撰写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D)的概念。 A.政府信息公开 B.敏捷制造 C.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D.政府资源规划 18.“金税工程”就是按照“( D)”的思路,加快税务部门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监管体系。
A.科技加管理 B.网络加服务 C.科技加服务 D.管理加服务 19.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C)。
A.提高办事效率 B.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C.提供优质服务 D.转变政府职能 20.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步阶段是(A)。
A.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B.发布政府网页、建立政府网站
C.通过电子政务网站从事各类互动业务以及提供政府服务、政府网络采购等各种增值业务 D.社会化的基本完成与数字城市的实现
21.能提供某些在线服务,但是大多处于“公开”的水平,从业务成熟度来看这属于(B)水平。 A.非常低(15%) B.低(15—25%) C.勉强(25—35%) D.中等(35%)
22.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Internet的国家是在(A)。 A.1993年4月20日 B.1994年4月20日 C.1997年5月17日 D.1999年5月17日 23.电子政务中G2G是指(A)。
A.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社会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24.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属于(D)。
A.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社会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25.电子政务的倡导国是(B)。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6.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专网说法错误的是( B)。 A.政务专网平台即办公业务资源网络
B.政务专网的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 C.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建成后,政府各部门将在同一平台上传递 D.政务专网平台主要基于局域网和基于局域网的应用平台组成 27.按照网络建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看,国外电子政务发展(C )。 A.开始是静态的、单向的公布,逐步发展为动态、双向的交流 B.开始是被动接受有限的、陈旧的,逐步发展到接受完整、及时的 C.开始是试点单位和地区的实验,然后逐步推广成功经验
D.开始以政府为改革主体和运作中心,逐步向以公民为中心过渡 28.下列关于我国互联网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B.网络法规相对滞后
C.中文资源上网任重道远 D.外国成功的方式在我国总是有效的
29.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实践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正在由“三网一库”结构向(B)转变。 A.政务内外网结构 B.“一网式”电子政务结构 C.办公业务网 D.金字工程 30.电子政府的英文缩写为(B)
A.E-B B.E-G C.E-C D.E-M
3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申请注册的域名是(A) A.gov.cn B.com.cn C.edu.cn D.net.cn
二、多项选择题
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3.政府职能作为政府决策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 BCD ) A.在线数据分析 B.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提取整合数据 4.上海市电子政务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 ABC )
A.开辟了参政议政的新途径 B.提供正在线服务的有效方式 C.已有80%的政府部门在内部网络上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D.开始了网上决策
5.美国电子政务的优势:( ABCD )
A.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 B.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 C.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成本 D.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6.德国电子政务的分类有:( ABC ) A.政府对公众 B.政府对企业 C.政府对政府 D.政府部门之间 7.上海市电子政务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 ABC ) A.开辟了参政议政的新途径 B.提供正在线服务的有效方式
C.已有80%的政府部门在内部网络上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D.开始了网上决策
8.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ABCD ) A.目标明确、分步实施; B. 资源整合、建设门户; C. 应用主导、注重实效; D. 基础扎实、保障有力。 9.中国棉铃的数字鸿沟主要是指:( BCD ) A.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B.与发达国家之间 C.国内各个地区之间 D.城市与农村之间 10.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在于(C)。
A.在机构设置上,传统政府具有同质化,电子政府具有差异化 B.在组织权力上,传统政府拥有有限权力,电子政府拥有无限权力 C.在组织形式上,传统政府以政府为中心,电子政府以客户为中心 D.在工作方式上,传统政府属于暗箱型,电子政府属于透明型
11.数字政府是一个与电子政府接近的概念,是一种具有(ACD)特征的政府。 A.网络化 B.可视化 C.数字化 D.智能化 12.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有(ABCD)。
A.可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B.可以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C.可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 D.可以增强政府的监管能力 13.电子政务的模式主要包括(ABD)。
A.G2F B.G2C C.IEC D.D2D
14.政府创新就是指政府组织适应变化,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ABC)。 A.结构 B.流程 C.行为方式 D.问题
15.根据对国内外各种应急联动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将国内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分为(ABCD)等类型。
A.集权模式 B.授权模式 C.代理模式 D.协同模式 16.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即“金财工程”)的指导思想为(ABCD )。 A.统一思想 B.统一领导 C.统一规划 D.统一技术标准 17.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把流动人口作为常住对象进行管理,并提供计划生育本地化服务 B.以育龄妇女数据库为基础
C.采用网络版软件并借助通讯网络进行联网,再辅之IC卡或磁卡等作为信息载体 D.对城市和农村人口进行二元户籍制度管理,将其输入数据库 18.电子政务服务架构由( )等几个层次构成。
A.服务领域 B.服务主体 C.服务类型 D.服务客体 19.政府门户网站一般要具有( ABCD )等基本功能。
A.信息发布 B.网上办事 C.网上沟通 D.网上监督 20.下面哪些是格式正确的电子邮箱地址:( ACD ) A.hu001@nxtvu.edu.cn B.刘波@163.com C.hu_100@163.com D.666666666@qq.com 三、判断题(正确的叙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 )1.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侧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结合的现代电子政务称为“电子政务”。 ( √ )2.“电子政务”与广义“数字城市”的交集是城市中的政府信息化,即城市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与狭义“数字城市”的交集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政府部门的应用。
( √ )3.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要由类别、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时限等组成。 ( √ )4.城市户籍制度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 √ )5.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处理城市日常或突发、紧急事件的信息系统。 ( √ )6.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即“金宏工程”)是由国务院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承担的重大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工程。 ( √ )7.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改变监管方式、强化工商所对市场主体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
( √ )8.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系统采用窗口式办公体系,即所有外部来文都通过窗口收件,然后按不同业务流程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应的科室,各科室按子系统的流程办完件后,传到信息中心进行图形和表格的输出,最后把办件结果通过窗口发给用户。
( √ )9.客户关系管理最早由美国企业提出,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
( √ )10.用信息化手段调查民意,应当尽量做到缩小“数字鸿沟”,结果均等。 四、填空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3.学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8.(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1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1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13.县级政府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1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
1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认同的权威、制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16.(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17.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18.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19.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20.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
21.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