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标红的题目属于中考重点背诵篇目; 标蓝字体为易错字。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作者:曹操(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其一)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
作者:谭嗣同 (清)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
作者:佚名(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竹里馆
作者: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作者:韩愈(唐)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