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及其化合物
[江苏考纲要求]
——————————————————————————————————— 1.了解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2.认识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3.认识碳、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教材基础—自热身]
1.单质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元素的存在形式 碳 游离态和化合态 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单质的结构 层状结构; C60(足球烯):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构成的分子 物理性质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硬度小、电的良导体 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刀具,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 泽、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网状结构 硅 化合态
用途 2.化学性质
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知能深化—扫盲点]
提能点一 硅单质的特殊性
高温
(1)Si的还原性强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SiO2+2C=====Si+2CO↑。 (2)非金属单质与碱液反应一般无H2放出,但Si与碱液反应却放出H2:Si+2NaOH+H2O===Na2SiO3+2H2↑。
(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Si能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4)非金属单质大多为非导体,但Si为半导体。 [对点练]
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解析:选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在常温下),但常温下仍能与氟气、氟化氢和NaOH溶液等发生反应,C错误。
提能点二 硅的工业制法 (1)制取粗硅
高温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SiO2+2C=====Si+2CO↑。 (2)粗硅提纯
高温
①Si+2Cl2=====SiCl4, 高温
②SiCl4+2H2=====Si+4HCl。 (3)注意问题
①用焦炭还原SiO2,产物是CO而不是CO2。
②粗硅中含碳等杂质,与Cl2反应生成的SiCl4中也含CCl4等杂质,经过分馏提纯SiCl4
后,再用H2还原,得到高纯度硅。
[对点练]
2.(2019·南京一中月考)从石英砂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高温
①SiO2+2C=====Si(粗)+2CO↑ △
②Si(粗)+2Cl2=====SiCl4 高温
③SiCl4+2H2=====Si(纯)+4HCl 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
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
D.高温下在炉子里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比例混合就能得到高纯硅 解析:选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强,B正确;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每消耗或生成28 g (1 mol)硅,均转移4 mol电子,C正确;题中的三个反应是在三个不同反应器中发生,D错误。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C、Si的性质
1.下列关于C、Si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 解析:选A B项,Si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错误;C项,稳定性:CH4>SiH4,错误;D项,SiO2不能与水反应,错误。 2.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①硅与NaOH溶液 ②硅与盐酸 ③硅与氢氟酸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钠 ⑤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解析:选D ①中发生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Si不与除氢氟酸外的其他酸反应,②不反应,③反应;④中SiO2与Na2CO3反应需要高温,常温下不反应;⑤中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题点二 Si的制取 3.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有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硅的制取方法时,从资料查阅到下列信息: Ⅰ.Mg在高温条件下可与SiO2反应; Ⅱ.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和SiH4; Ⅲ.SiH4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根据信息进行实验,当用足量稀H2SO4溶解Ⅰ实验获得的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计算,测得其产率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①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稀H2SO4溶解Ⅰ实验获得固体产物时,产生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SiHCl3中,把硅考虑为+4价,则氢为-1价,氯为-1价,SiHCl3水解时,-1价氢还原水中+1价的氢,生成氢气。 1 357 K 答案:(1)①SiHCl3+H2=====Si+3HCl ②SiHCl3+3H2O===H2SiO3↓+H2↑+3HCl 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高温高温 (2)①2Mg+SiO2=====2MgO+Si、2Mg+Si=====Mg2Si ②Mg2Si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即发生反应Mg2Si+2H2SO4===2MgSO4+SiH4↑,SiH4+2O2===SiO2+2H2O 碳、硅的氧化物 [教材基础—自热身] 1.结构 SiO2是空间网状立体结构,不存在单个分子;CO2中存在单个CO2分子。 2.物理性质 (1)熔、沸点:SiO2的熔、沸点比CO2的熔、沸点高。 (2)溶解性:CO2可溶于水,SiO2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