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1 功和功率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
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
图1
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 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 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
解析 若甲固定不动,乙在甲表面滑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不做功;若乙向右运动的同时甲向左运动,则甲、乙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若水平地面光滑,静止的甲在乙的滑动摩擦力带动下做加速运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做正功,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
答案 A
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
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 C.W1=W2、P1>P2
B.W1=W2、P1<P2 D.W1<W2、P1<P2
解析 由功的定义W=Flcos α可知,W1=W2,由于沿粗糙地面运动时加速度较小,通过相W
同位移所用时间较长,所以根据P=t可知,P1<P2,故B正确。
答案 B
3.(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
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A∶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A∶WB分别为( )
1
图2
A.2∶1,4∶1 C.1∶4,1∶2
B.4∶1,2∶1 D.1∶2,1∶4
解析 由v-t图象可知:aA∶aB=2∶1,又由F=ma,mA∶mB=2∶1,可得FA∶FB=4∶1;又由题图中面积关系可知A、B位移之比xA∶xB=1∶2,由做功公式W=Fx,可得WA∶WB=2∶1,故选B。
答案 B
4.(2016·济南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
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 汽车启动时由P=Fv和F-Ff=ma可知,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F、加速度a恒定不变,速度和功率均匀增大,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保持不变,牵引力逐渐减小到与阻力相等,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速度逐渐增大到最大速度,故A、C、D正确,B错误。
答案 B
5.(2016·福建厦门质检)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
1
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则当汽车速度为2vm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0.1g
B.0.2g
C.0.3g
D.0.4g
解析 设汽车功率恒为P,达到最大速度vm时,牵引力F=Ff=0.1mg,P=Fvm,当汽车速1P
度为v=2vm时,F′=v=0.2mg,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解得a=0.1g,A项正确。
答案 A
小球,在大小恒
图3
由静止开始
1
6.如图3所示,半径为R的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为F、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
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2
π
A.此过程外力做功为2FR
2
B.此过程外力做功为2FR
C.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 2
D.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2Fv
1π
解析 由于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所以力F做的功为W=F··2πR=
84FR,选项A、B错误;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率为v,方向和外力F的方向相同,所以拉力的功率为Fv,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7.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
面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做正功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做负功
解析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始终垂直于斜面向上,由于位移方向水平向左,则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支持力一定做正功,选项A正确;摩擦力做功有三种情况:当加速度a=gtan 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摩擦力不做功;当加速度a>gtan 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摩擦力做正功;当加速度a<gtan 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做负功,故选项B错误,C、D正确。
答案 ACD
8.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5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3
A.第1 s末的瞬时功率为6 W B.第1 s内的平均功率为4 W C.前2 s内的平均功率为4 W
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 解析 第1 s末质点的速度 F13
v1=mt1=1×1 m/s=3 m/s。 第2 s末质点的速度
F21
v2=v1+mt2=(3+1×1) m/s=4 m/s。 第1 s末的瞬时功率P1=F1·v1=9 W
第2 s末的瞬时功率P2=F2·v2=4 W,故A错,D对; 第1 s内的平均功率P1=F1-v1=4.5 W,故B错; 12
2mv20.5×1×42
前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P=t= W
2=4 W,故C对。 答案 CD
-
9.(2017·湖北联考)在离水平地面h高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
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速率为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 )
A.重力做功为mgh
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f·h2+x2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 D.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少
解析 重力做功为WG=mgh,A正确;空气阻力做功与经过的路程有关,而小球经过的路程大于h2+x2,故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f·h2+x2,B错误;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重力与沿重力方向的分速度的乘积,故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小于mgv,C错误;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正确。
答案 AD
10.(2016·宿迁三模)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kW的功率行驶,t1时刻驶入另一段阻力恒定的
平直公路,其v-t图象如图6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