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先秦两汉文学教学大纲(本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2:13: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教学要点

1.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时期

2.先秦文化及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文化及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难点: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先秦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1.西周及西周以前 2.春秋到战国初期 3.战国中后期

二、先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起源与上古歌谣

教学要点

1.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2.上古歌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诗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了解先秦文学形态文、史、哲不分 难点: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1学时) 第二节 上古歌谣及其特点(1学时)

第二章 上古神话

教学要点

1.神话的来源和分类

2.上古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色 3.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上古神话故事

难点:上古神话传说的基本特色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话的来源和分类(0.5学时)

一、神话的来源 二、神话的亡佚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色(1学时)

一、分类:自然神话、人文神话和奇人怪物

二、神话与宗教迷信的异同

三、神话的基本特色

几个著名神话的讲解分析: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反映了原始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幼稚解释,以及大胆想象、探索。

《女娲补天》: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概括了人类智慧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夸父逐日》:反映了人类向自然大胆的挑战;前人不忘造福后人的美德。 《精卫填海》:以悲剧的方式反映和赞颂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百折不回、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后羿射日》:不仅反映出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

《鲧禹治水》: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时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0.5学时) 一、神话传说中被艺术概括的优良民族性格,对后世文学在思想性方面的积极影响

二、神话给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方法

三、上古神话的悲剧美和崇高美及众多的文学形象给后世文学不少有益的启迪 四、肖像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精读作品篇目】

《候人歌》《弹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阅读作品篇目】

《鲧禹治水》《刑天断首》《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后羿射日》

考核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2.了解和掌握上古文学的主要成变(原始歌谣、古代神话)

第三章 《诗经》

教学要点

1.《诗经》的收集与分类 2.《诗经》的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难点:赋、比、兴三种不同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一般常识(1学时)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诗经》的名称和孔子对《诗经》所做的贡献 三、《诗经》的分类:风、雅、颂及其分类的方法 四、《诗经》的作者、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 五、《诗经》的编集、流传和注本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5学时)

一、农事诗

讲解分析:《豳风·七月》《周南·芣苢》 二、徭役诗

讲解分析:《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 三、爱情婚姻诗

讲解分析:《周南·关睢》《郑风·溱洧》《秦风·兼葭》《卫风·氓》《邶风·谷风》 四、爱国诗

讲解分析:《秦风·无衣》《小雅·采薇》《鄘风·载驰》 五、讽谕诗

简介:《鄘风·墙有茨》《秦风·黄鸟》等诗。 六、古老的民族史诗

简介:《大雅·生民》和《大雅·公刘》。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学时)

一、以抒情为主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形式多样化:以四言为主的句法,重章、叠句、用韵、丰富的词汇 三、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四、《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精读作品篇目】

《关雎》《氓》《蒹葭》《七月》《芣苡》

【阅读作品篇目】

《卷耳》《谷风》《君子于役》《东山》《生民》《硕鼠》《伐檀》《采薇》

考核要求

1.了解和掌握《诗经》的有关概念

2.重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

教学要点

1.《左传》的叙事特征

2.《战国策》中人物形象的刻划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难点:《左传》《国语》《战国策》语言特色之比较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3学时)

一、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

二、历史散文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三、《尚书》的分类及内容

四、《春秋》的性质、体例及春秋笔法 五、《国语》的性质、体例

讲解分析:《召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 第二节 《左传》(3学时)

一、《左传》的性质、体例及记事年限 二、《左传》的主要内容 三、《左传》的思想倾向 四、《左传》的艺术成就 五、《左传》的流传

讲解分析:《晋公子重耳出亡》或《殽之战》 第三节 《战国策》(3学时)

一、《战国策》的成书、性质、体例 二、《战国策》的主要内容 三、《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四、《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讲解分析:《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1学时) 【精读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搜索更多关于: 先秦两汉文学教学大纲(本科) 的文档
先秦两汉文学教学大纲(本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55815nr64g4gh0kzl91od1e2lmz900xs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