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05: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壶口瀑布》教学反思

《壶口瀑布》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于是,我在设计教学时,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2、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民族精神的歌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计划以朗读为手段,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从文中的关键语句着手,来解析文章。

在教学设计中,我准备从四个层次上引导学生谈感受: (1)听介绍,看“壶口瀑布”图片,用一个词谈感受; (2)读“第一次看瀑布”,体会瀑布的雄伟磅礴;

(3)重点读“第二次看瀑布”,理解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实际上还象征了种种的人生的态度。

(4) 升华感受:壶口瀑布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压而不服”的体现。

但在实际教学后,我却发现我想引导学生解析文章的目标并未能如愿实现。仔细想来,我觉得在第三个层次的谈感受中,完成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在读了“第二次看瀑布”后,未能如我所愿地体会到“壶口”中那千姿百态的水象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1、朗读开展不深入。

“读”是学生领会文章的主要手段之一,要让学生较好地领悟这

篇文章,应当让学生多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过多。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讲台不应是教师的舞台。但在教学中,我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我总是以为教师的有感情的朗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我没有注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还是让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范读,不仅耗费了时间,还剥夺了学生朗读的权利。

虽然,在教学中,我也试图让学生读,但由于缺乏指导,特别是缺乏对关键词句的重点朗读,学生的朗读(无论是齐读还是个别读)还是没有明显的突破,只是在低层次上的重复,对于文章的把握没有明显帮助。

1、一知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半解的人,多不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5ll5xkcu4mg6283nif6msol1o4p300uv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