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叶珊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并带动教育全面发展,相比于以前,现在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方法也在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改进。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本文详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是,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十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相应学习效率很低,另外很多学生都是读死书,不会灵活应用知识于实践中,动手能力差,这些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而数学更是需要思考与灵活思维的学科,传统的老师传授式教学根本无法改善这一情况,而基于提问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则不同,这种教育方法有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兴趣
数学这门科学本身就很抽象,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而普遍看来,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和思考能力都很差,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单纯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1]。而在提问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上课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教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数学知识的奥秘,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这无疑给他们增加记忆,既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为了更好的优化提问效果,采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氛围显得非常重要。数学教学中,引入有趣的生活场景或是故事可以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显得死气沉沉,由此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益处。
例如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置小明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零花钱,再用去一些钱买零食等生活场景来让学生进入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在课堂当中模拟相应情境,并要求学生随意发挥完成一段关于“买卖零食”的情境。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会借助所学的加减法内容提出相应的买卖、计算的问题,从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提问与回答能力。
二、突出民主意识提高学生提问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