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鲁迅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5:27: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鲁迅研究参考论文文献1951---2002年

鲁迅研究参考论文文献1951---2002年 许杰的《鲁迅小说讲话》(1951)、 李霁野的《鲁迅精神》(1951)、

徐懋庸的《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1951)、 王士箐的《鲁迅》(1951)、

冯雪峰的《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1951)、 刘雪苇的《鲁迅散论》(1951)、 冯雪峰的《回忆鲁迅》(1952)、 胡风的《从源头到洪流》(1952)、 王瑶的《鲁迅与中国文学》(1952)、 周遐寿的《鲁迅的故家》(1953)、 周遐寿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1954)、 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1953)、 华岗的《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1953)、

朱彤的《鲁迅作品的分析》(三卷本,1953、1954)、 巴人的《鲁迅的小说》(1956)、 陈涌等《鲁迅作品论集》(1956)、 王西彦的《论阿Q的悲剧》(1957)、 周启明的《鲁迅的青年时代》(1957)、 唐弢的《鲁迅在文学战线上》(1957)、 川岛的《和鲁迅相处的日子》(1958)、

许钦文的《<彷徨>分析》、《<呐喊>分析》(1958)、 王士箐的《鲁迅传》(1959)、 周振甫的《鲁迅诗歌注》(1962) 附:鲁迅小说研究参考文献

? 林非:《鲁迅小说论稿》(1979)

? 吴中杰 高云:《论鲁迅的小说创作》(1978) ? 陈鸣树:《鲁迅小说论稿》(1981)

? 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1981) ? 邵伯周:《[呐喊][彷徨]艺术特色探索》(1989) ? 杨义:《鲁迅小说综论》(1984) ? 丁尔纲:《鲁迅小说讲话》(1985) ? 范伯群 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1986) ?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1986) ?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1987) ? 唐弢:《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 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 鲍昌:《鲁迅小说的几个美学特点》 ? 陈尚哲:《论鲁迅小说的艺术人性》

? 汪晖:《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

? 朱德发:《论[狂人日记]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 彭定安:《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同名小说》 ? 温儒敏:《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 ? 张天翼:《关于阿Q的典型意义》

? 吕俊华:《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学和心理内涵》 ? 陈 涌:《阿Q与文学典型问题》

? 支克坚:《[阿Q正传]与新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 张永泉:《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论阿Q》 ? 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

孙郁.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孙郁.鲁迅与周作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孙郁.一个漫游者与鲁迅的对话[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孙郁.鲁迅与胡适: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两位智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房向东.鲁迅与他“骂”过的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房向东.鲁迅:最受污蔑的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陈涌.关于鲁迅的思想发展问题[J].文学评论,1978,(5). 林非.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J].上海文艺.1978,(11).

袁良骏.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倪墨炎.鲁迅后期思想研究[J].人民文学,1984,(8).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J].文学评论,1985,(3). 陈安湖.写在王富仁同志的答辩之后[J].鲁迅研究动态,1987,(9). 王富仁.先驱者的形象[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王富仁.历史的沉思[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乾坤.由中间寻找无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余风高.鲁迅对弗洛伊德的印象[J].鲁迅研究(第7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皇甫积安.情结?文本——鲁迅的世界[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王瑶,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断想[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80,(4).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J].文学评论,1988,(6). 史莽.八十年代鲁迅研究一瞥[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6). 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汪晖.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张梦阳.阿Q新论——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王彬彬.鲁迅的晚年情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王家平.鲁迅精神世界凝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友琴.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震动[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张琢.社会处方纵览——鲁迅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剖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高旭东.文化伟人与文化冲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张福贵.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朱晓进.历史转换期文化启示录——文化视角与鲁迅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郑欣淼.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郑欣淼.鲁迅与宗教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陈漱渝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选择——鲁迅藏书选择[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彭定安主编.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程麻.沟通与更新——鲁迅与日本文学关系发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韩长经.鲁迅与俄罗斯古典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姚锡佩.鲁迅探求的意大利文学新源[J].鲁迅研究月刊,1991,(4); 姚锡佩.鲁迅采撷美国文化的价值取向[J].鲁迅研究月刊,1991,(11);

姚锡佩.滋养鲁迅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J].鲁迅藏书研究,北京:中国文献出版公司,1991. 孙席珍.鲁迅与东欧文学[J].鲁迅研究,第8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袁荻涌.鲁迅与波兰文学[J].鲁迅研究月刊,1993,(8).

王瑶.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系[J].鲁迅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杨义.论鲁迅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J].鲁迅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孙玉石.《野草》艺术探源[J].鲁迅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戈宝权.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戈宝权.《阿Q正传》在国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钱碧湘.鲁迅与尼采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2,(2).

搜索更多关于: 鲁迅研究 的文档
鲁迅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9li3ppnv1xep036oe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