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卷
第 1 单元测试 1.1 放大镜 1、判断题
(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
像放大。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选择题
(1)( )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 B、牛顿 C、培根 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
1、判断题
( 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 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3)蟋蟀的 “耳朵 ”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片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 (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3 放大镜下的晶体
1、填空题
( 1)实验、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2)许多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的。
)。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2、判断题
( 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大致一样。
( 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由长石、云母、石英三种。 ( 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
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
2
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有的雪花
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
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
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1)雪花是由(
)集合而成的。
A、雪花晶体
B、雨水
C、尘埃
(2)雪花的结构取决于(
) A、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时下落的速度
B、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C、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遇到的空气阻力
(3)下面(
)是雪花晶体的形状。
A、四边形
B、三角形
C、六边形
1-4 怎样放得更大
1、判断题
( 1)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够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为丰富的微观世界。
(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
属结构的显微镜。
3
( 3)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 5)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选择题
(1)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
(2)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放大倍
数最小的是( )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3)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 SARS 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判断题
( 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 2)如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 10*、16*,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 160 倍。
4
( 3)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 .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
一致的。
( 5)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 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 6)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 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2、连线题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培养皿 夹取实验材料 滴管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染色 碘酒
放置切片标本 吸取多余水分
烧杯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1-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判断题
( 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细菌。 ( 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
制微生物的运动。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