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 B.30% C.40% D.50%
129.居民膳食结构的定义是居民消费的( A )
A.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组成 B.粮食类食品的数量及其构成 C.动物类食品的数量及其构成 D.含蛋白质食品的数量及其构成 130.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特点是( C ) A.粮谷类食物为主 B.薯类食物为主 C.植物性食物为主 D.蔬菜类食物为主
131.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制定了指导我国居民摄取合理营养的建设性文件是( B )
A.平衡膳食原则 B.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C.膳食指导原则 D.居民膳食目标
132.关于当今世界膳食结构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经济发达国家模型的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B.东方型膳食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膳食类型 C.经济发达国家模型属于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过剩类型 D.日本模式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133.哪种有害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骨痛病( D )
A.汞 B.铅 C.砷 D.镉
134.哪种有害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水俣病( B )
A.铅 B.甲基汞 C.砷 D.镉
135.下列哪种食品中亚硝基类化合物污染最重( D )
A.奶类 B.蔬菜、水果 C.酒类 D.腌制肉
136.黄曲霉毒素污染最重的食品是( C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粮油及制品 D.水产品
137.下列哪种营养素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 D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17
C.脂肪 D.维生素C
138.下列哪种方法可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A )
A.加碱 B.加酸 C.加热 D.紫外线照射
139.下列哪种有害金属经甲基化后毒性增加( B )
A.镉 B.汞 C.铅 D.砷
140.陶瓷、搪瓷类容器主要的卫生问题是( A )
A.有害金属 B.添加剂 C.细菌污染 D.多环芳烃
四、多项选择题
1.必需氨基酸有(A、B、C、D )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苯丙氨酸 D. 苏氨酸 E.谷氨酸
2.必需脂肪酸有以下哪些 ( A、C )
A.亚油酸 B.硬脂酸 C.α-亚麻酸 D.二十碳五烯酸 E.二十二碳六烯酸
3.矿物质具有以下特点( B、C、D、E )
A.在体内可以合成 B.在体内分布不均匀
C.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D. 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 E.不同食物中矿物质的含量变化很大 4.锌缺乏的临床表现为 ( BCD )
A.严重贫血 B.味觉下降 C.发育迟缓 D.免疫力下降 E.龋齿
5.减肥时也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具有(A.节约蛋白质作用 B.抗生酮作用 C.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D.拮抗作用
A、B )18
E.合成蛋白质作用
6.在下列哪种状态时机体处于正氮平衡 ( BC )
A.疾病期 B.疾病恢复期 C.生长发育期 D.饥饿时 E.老年期
7.下列关于维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BDE )
A.天然存在于食物中 B.人体每日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C.不参与机体组成 D.每克维生素可提供16.81(4kcal)热能 E.每日需要较多
8.成年人机体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BDE )
A.生长发育 B.基础代谢
C.疾病能量代谢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E.活动与各种劳动
9.下列哪些因素不影响基础代谢 ( C、D )
A.年龄 B.性别 C.气温 D.民族 E.内分泌激素
10.以下食物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的有 ( ACE )
A.肉类 B.谷类 C.豆类 D.蔬菜类 E.蛋类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E )。
A.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B.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C.血红素铁在肠内的吸收并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
D.无论是血红素铁还是非血红素铁均受植酸、草酸盐的影响 E.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有关 12.铁的良好来源应包括 ( ACDE )
A.动物血 B.菠菜 C.牛肉 D.动物肝脏 E.鱼肉
13.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应当把营养与美味结合起来,按照同类互换、多种多样的 原则调配一日三餐。同类互换就是以( A、B、C )
19
A.粮换粮 B.豆换豆 C.肉换肉 D.果换菜 E.肉换鱼
14.下面关于老年人的营养需要说法正确的有( A、B、D、E ) A.对能量的需要量比年轻人要相对减少 B.蛋白质的摄入应要求优质适量
C.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下降,故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 D.容易发生钙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导致骨质疏松
E.易出现维生素A、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等的缺乏。 15.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会造成( A、B、C、D、E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致畸作用 D.致突变作用 E.致癌作用
16.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矿物质有(A、B、C ) A.膳食钾 B.膳食钙 C.镁 D.铁 E.钠
17.学龄儿童可出现的营养问题有( A、B、C、D、E )。 A.缺铁性贫血 B.维生素A缺乏 C.维生素B1缺乏 D.肥胖 E.锌缺乏
18. ( A、B、C )对金属毒物的吸收和毒性有较大影响。 A.蛋白质 B.碳水化物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E.水
19.食物中毒的类型包括( A、B、C、D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植物中毒 C.有毒化学物质中毒 D.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E.放射性物质中毒
20.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B、C、E )。
A.病情严重,常导致死亡 B.发病与食物有关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