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化学教学分析
作者:蔡武昌 苏艳玲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01期
摘要: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科学设置考查内容,保证基础性、加强综合性、增强应用性和探索创新性,加强能力考查,渗透学科素养考核。考试大纲提出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本文通过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解读和理解,探讨高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 核心素养;宏微结合;变平思想;理论建模;探究;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宏微结合与 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
化学核心概念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高中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网络的节点和骨架。只有让学生清楚、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从宏观现象入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表征,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方式,即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作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或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扎根在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中。
举例说明:如在离子反应及发生条件的学习中,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反应发生的本质和条件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微观的粒子角度来分析,运用分子式,化学式等基本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反应的过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uSO4+2NaOH =Cu(OH)2↓+Na2SO4, 第二步运用化学分析方法“拆,删”后,Cu2++2OH-= Cu(OH)2↓,抓住反应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离子反应就是离子参加的反应,产生沉淀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合理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变平思想与平衡体系的学习
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动态平衡思想,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4大平衡是高中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其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是高考出题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