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Ⅱ)
1.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B.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C.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合成不一定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进行的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2.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 )
A. 细胞内液 B. 淋巴液 C. 细胞液 D. 组织液
3.下图为神经突触的示意图。某种毒素通过破坏膜上的Na+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据图判断该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 )
A. 突触后膜 B. 突触前膜 C. 突触间隙 D. 突触小体
4.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 )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 D. 树突 5.下列关于受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酰胆碱的受体可以存在于除神经以外的其它细胞 B. 乙酰胆碱的受体能控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C. 通道蛋白在发挥作用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
D. 由通道蛋白参与的物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6.神经递质不可能存在于( )
A. 线粒体 B. 突触小泡 C. 突触间隙 D. 突触后膜的受体 7.神经递质只存在于________中( )
A. 神经纤维 B. 神经中枢 C. 效应器 D. 突触小体
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 A. 神经递质 B. CO2 C. Na+ D. O2 9.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属于( )
A. 自由扩散 B. 主动运输 C. 内吞作用 D. 外排作用
1
高中生物必修3
10.NO是一种神经递质,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性细胞内及细胞间信使分子,下表列举了NO与其它神经递质的区别: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均储存在囊泡 ②均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 ③发挥作用后会失活或重新摄取 ④均通过受体发挥作用 ⑤在突触位置传递均具有单向性 ⑥均属于信息分子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11.近年来,NO被科学家认定为一种神经递质,下列那项不是作出该判断的必要条件( ) A. NO能调节心血管的生理活动 B. 某些突触后膜上存在NO的受体 C. NO能使某些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 D. 某些神经元中存在与NO合成有关的酶 12.下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中所包含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这些物质可与__________作用改变__________的离子通透性;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__有关,结构⑤________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有关。 13.据图,填写图中的序号。
2
高中生物必修3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
高中生物必修3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神经元细胞和其他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相同的,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与特定的基因表达有关,A错误;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B正确;神经递质多数不是蛋白质,因此神经递质的合成不一定都与粗面内质网有关,C正确;突触小泡中 的运输物是神经冲动的电信号转变而来的神经递质,其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D正确。2.[答案]D
[解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3.[答案]A
[解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含有突触小泡的为突触小体,含有钠离子通道的为突触后膜,所以该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突触后膜上。 4.[答案]C
[解析]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由于题中提出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B、D三项,的结构,因此可排除A、而突触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 5.[答案]D
[解析]乙酰胆碱的受体可以存在于除神经以外的其它细胞,如肌细胞或腺体,A正确;乙酰胆碱的受体能控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B正确;通道蛋白在发挥作用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使物质分子通过,C正确;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多数为协助扩散,不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D错误。 6.[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经过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线粒体在整个过程中提供能量。 7.[答案]D
[解析]突触小体中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上。 8.[答案]A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