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献检索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21:51: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学习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意义

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是利用文献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1.1文献检索是读书治学的基本。

文献检索技能是智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工作期间,都需要进行各种智能的培养和训练。掌握了文献检索方法如同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泛舟书海的指南,它有助于指引读书治学门径。正如清代学者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所指出的:“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注本,事倍功半。”“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可见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的重要性。《荀子·劝学篇》云:“不积硅步无以至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从文献检索角度来说,所谓“硅步”和“细流”就是文献检索技能及对检索工具书刊的鉴别、利用知识的积累。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正是接受这种技能训练的黄金时代。

1.1.2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科学研究首先是从课题调研掌握资料起步的。文献检索有助于掌握本课题研究的进展动态,开拓思路、避免重复劳动,把研究水平提到新的高度。科研成果的评估与鉴定,也需要通过文献检索对相关项目的资料进行查新活动,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尚不完备的条件下,文献检索能力的高低,往往影响着科研成果的价值。 1.1.3文献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先导。

信息化时代的经济管理、政治控制、艺术创造乃至心理状态的演变等,均受到各种社会信息的影响。适时掌握有关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说,文献检索是进行科 学决策的先行工作。 邓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题词,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信息是宏观决策的重要智力资源,也指出开发信息资源的目的。从信息开发手段来说,也是对文献检索意义的高度概括

1.1.4文献信息检索是人类社会终身学习的基础。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1.2.1 信息

综合起来,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1.2.1 信息的基本属性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中介性 D 无限性 E 扩散性 F 可知性 G 可贮性 H 共享性 1.2.1信息素养

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及个人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的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 .2.2 知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知识是人类对各种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并加以系统和深化而形成的结果。 信息---人脑(认识、整序)---知识

如:树叶黄了---秋天到了、缺某种元素、病害。 1.2.2 知识特征

A 属于意识范畴 B 具有不可替代性 C 不可相加性 D 不可逆性 E 不可磨损性 F 不可分性

G 可共享性 H 无限增值性。 1.2.3情报

定义 :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特征:

竞争性、传递性、效用性、时间性。 .2.4 文献

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基本要素:

A信息内容—文献的核心。

B载体材料—承载文献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

C信息符号—揭示和表达知识和信息的标记符号。记录方式:将包含信息内容的信息符号存储到载体材料上去的方法 2.5文献的分类

按载体类型区分:

1.2.4 文献分类

按照加工程度划分:

零次文献: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 。如书信、手稿、笔记,会议记录等。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 ,由零次文献转化而来。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等。一次文献是作者的原始创作和首次发表,因此,比较新颖可靠,但也会出现不成熟,不够系统的缺陷。

二次文献: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过加工整理,简化和排序,形成系统、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即检索工具。如书目、索引、文摘、辞典、百科全书等。二次文献的重要性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次文献信息的线索,因此,它是人们打开一次文献信息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

三次文献: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文献指南,综述、评述等。三次文献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搜集大量的有关一次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编写而成的。 三者的关系:

从一次文献到二次、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从信息检索的角度来说,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工具。 1.2.4 文献分类

按照出版特点划分:

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学位论文、产品样本、产品目录、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报纸等 1.2.5 文献信息检索

指将文献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文献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文献信息检索。狭义的文献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 1.2.6 文献信息检索语言

描述文献信息组织与存储的方法或规则,根据检索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人工语言。 作用:

A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征文献信息的一致性。 B使内容相同及相关的文献集中化。

C保证检索提问与文献信息标引的一致性。

D保证检索者按不同需求检索文献信息时,都能获得最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1.2.6 文献信息分类语言 国内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图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人大法] 《中国图书分类法》台湾赖永祥编订 国外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 《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 《中图法》

采用“五分法”形成五大部类,这五大部类的依据,首先是毛泽东关于知识分类的论述,即世界上的知识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大部类;其次强调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作家的著作及相关文献独立为一个基本部类;最后是由于文献的特殊性,即存在一些内容庞杂,无法具体归入某一学科的文献,将其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一个部类。在五大部类之下,层层细分,划分出22个基本大类,分别为:

搜索更多关于: 文献检索笔记 的文档
文献检索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hor9fvhb75cln2zb5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