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试题
一、选择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______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3.2013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作适当的调整,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这种做法 ( )
A.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承认宏观调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 4.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5.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6.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问题,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③是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 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在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后,一些人散布谣言,称“朝鲜人触犯神灵,地震是天神的惩罚”,当时被地震幸存者杀害的朝侨达2 613人。这种观点( )
A.正确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B.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表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9.国家能够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政策。说明( )
A.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建立在存在基础上的思维是变化无常的 10.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因为( )
①人们认识世界需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人们改造世界需要从正确的思维出发 ③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有正确思维的指导 ④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发挥思维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一切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1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 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④哲学的产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据此回答13~14题。
1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1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做世界的本原 16.下列有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7.“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1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9.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①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⑤上帝创造世界 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 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
调查显示,不少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他们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与所谓星座相连,再从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据此回答8~9题。
20.从哲学上看,材料中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1.下列命题与上述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世界统一与存在 ②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③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④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⑤物是感觉的复合
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
22.《人民政协报》载文指出,迷信毕竟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反对科学、背离真理的本质决定其必定受到科学的鄙视和批判。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非科学性表现在( )
①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②它混淆了世界的本原 ③它忽视了意识的存在 ④它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A.① C.①②③
23.对右图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
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1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没有可取之处 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
D.①②④
B.①② D.①②③④
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辨析: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6.材料一 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7.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近代欧洲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在哲学上,笛卡尔力图建立一整套由少数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出发推演出的“整整一系列数的真理”,一整套奠基和脱胎于数学的哲学体系。他在“物理学”中坚持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把机械运动看作物质生命的表现。他在普遍怀疑之后,得出存在三种实体的结论,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并存,而上帝则是最高的、绝对的实体。但他又承认思想独立于物质,所谓“我思故我在”,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并最终把物质和精神都归因为上帝的产物。
结合材料简要评述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D.①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