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3:36: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用具】: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

2、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怎样列式? 16×4= b)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探索算法。 1.摆小棒,探索算理。 2.回报摆的结果。 3.试着算一算。 4.讨论计算方法。 a)口算:16×4=

先用10×4=40,再用6×4=24,最后用40+24=64 b)竖式计算: 16×4=64(元) 1 6 × 2 4 6 4 答:需要64元。

引导学生明确“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上来的数可以不写。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果我们班同学去游乐场,可以玩什么游戏,需要多少元?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来。 2、完成试一试。 3、讨论练一练第3题。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18×2+18 18×3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自编5道题尝试。 板书设计:16×4=64(元 1 6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2 4 6 4 课后记: 【课题】乘火车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找出数学信息。 2、在看懂题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问题,例如:卧铺车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硬座车厢可以坐多少人? 4、列出算式: 72×5= 二、索计算方法。 1、请学生试着算一算。 2、讨论算法。

(1)你发现这道题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2)引出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3)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口算: 72×5=360

先用70×5=350,再用2×5=10,最后用350+10=360 竖式计算: 72×5=360(人) 7 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5 3 6 0

答: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坐360人。

引导学生思考在书市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方面。特别是末尾“0”问题。 (4)试一试:7节硬座车厢可以车坐多少人? 118×7=926(人) 118 × 7

9 2 6 答: 。

三、用所学解决问题。 1、谁的年龄大?

练习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顺序。 2、讨论第四题:

(1)标位置:可以将小朋家到最后一站的铁路长度进行4等分后确定出发2小时的大概位置。也可以有其他方法,自要分析的有道理就可以。 (2)一共有多少千米?

此题需要3步计算,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120×4+45×2

其中120×4的计算方法可以请学生讨论。 作业设计: 125×5 324×3 180×2 板书设计:

118×7=926(人) 118 × 7

9 2 6 答: 。 课后记:

【课题】0×5=?

【教学内容】带“0”的乘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算式:0+5=?

讨论: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得多少? 2、0×5=?

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从算是表示的意义去理解。 3、独立完成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因数末尾有0。 130×5=

此题重点体会末尾0的简算。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练习240×2 320×5 3、 因数中间有0。 402×3= 4 0 2 × 3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练习204×2 302×5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体会0的运算规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带“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作业设计:练习206×2 402×5 板书设计: 402×3= 4 0 2 × 3 课后记:

【课题】买饮料 【教学内容】连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连乘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结合图引入新课; 1、观察图,有哪些数学信息? 2、进行估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连乘试题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计算。 2、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可以分步计算: 24×3=72(元) 72×2=144(元)

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 24×3×2 =72×2 =144(元) 3、小结:

搜索更多关于: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的文档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jgz1d44f75cln2z0an3ef8l940h6007w6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