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微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9:3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1.微生物的五大特征; 2.命名的三个原则; 3.原生质体的四个组成;

4.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区别(磷壁酸、肽聚糖、脂蛋白,与细胞膜的关系);染色的原理,步骤,和对应现象

5.细胞质膜的结构:亲水基疏水基分别指?:具有由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团(含氨碱或醇类)构成的亲水头(hydrophilic head)和由脂肪酸链构成的疏水尾(hydrophobic tail)。

6.为什么细菌通常为负电? 7.菌落的七大特征(光泽)

8.芽孢耐热的六个原因:(水含量少、耐热酶、细胞壁厚、多含有带二硫键的蛋白质、高耐热物质:羟酸,脂肪酸)

9.细菌的五种营养要素(*碳源氮源归为一类,其实化能自养菌的能量来源也属于无机盐)(其中生长因子包括哪三个)(为什么需要:水的四种生理功能)

10.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吸收:四种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因转位) ·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是否存在传递过程中物质的结构变化? ·主要运输的物质; 11.纯培养的方法:

·平板分离法:涂布平板法、稀释划线法、稀释平板法

·稀释法;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二元培养法 ·单细胞挑取法

12.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四个阶段

·迟滞期:细胞暂时缺少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生长因子来满足大量增殖的条件; 此时群体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核糖体,酶体,ATP的合成加快;容易产生诱导酶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影响因素(菌种本身遗传特性、菌龄、接种量、接种前后的环境) ·对数期:此时几乎不存在细菌的死亡;营养物质充足;代谢产物几乎无累积; 比生长速率为一个常数

·稳定期:净增长速率为零、开始储存肝糖原、异染颗粒、脂肪粒

出现原因:代谢物的累积、营养物质尤其是生长因子的耗尽、营养物的比例失调、pH/DO/ORP的变化

净增长速率为零(繁殖速率=死亡速率)菌体和代谢产物的收获期

·衰亡期:外界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细胞形态多样化,发生自溶,往往产生芽孢 ?世代时间:

根据一定时间内细菌的增殖数量可以计算出繁殖的代数(n),并以增殖时间除以繁殖代数求得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G)generation time

世代时间亦称发生时间。指某世代起到下一世代止平均所需的时间。这一术语适用于群体、个体和细胞等各级水平。从细胞水平来说,是指由这一次细胞分裂起起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为止的(一个细胞周期)平均所需时间。

比生长速率:生长速率与菌体浓度之比。 --Monod方程(经验模型):

???maxS

Ks?S意义: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繁殖速率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三个基本假设:1.只有一种限制性底物;2.底物是唯一变量;3.简单的单一反应)Ks--半饱和常数:比生长速率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 温度 pH值 氧含量-ORP 湿度 渗透压 辐射 酶的活性 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的溶解性 13.酶的定义(高度专一性,催化效率,传递电子和基团的蛋白质) 14.米氏方程(机理方程)

?0??maxKm??S??S?

意义:酶促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三个假设(反应速度为V0,酶底物复合物的浓度不变,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其中Km代表米氏常数,计算方式为两个解离常数之和比生成常数(酶底物复合物)

19世纪中期,G.M.古德贝格和 P.瓦格提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效质量成正比。此即质量作用定律,其中的有效质量实际是指浓度。近代

实验证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因此该定律可以更严格完整地表述为: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的浓度的幂的乘积成正比,其中各反应物的浓度的幂的指数即为基元反应方程式中该反应物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

影响因素:温度,pH值→酶的结构破坏(构象,活性中心)

15.中心物学说

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是由Brown(1902)和Henri(1903)提出的。其学说主要认为酶的高效催化效率是由于酶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又称中心复合物central complex)。然后分解为反应产物而释放出酶。在酶促反应中,酶首先和底物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配合物(ES),然后再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酶。反应式为S+E=ES→E+P,这里S代表底物,E代表酶,ES为中间产物,P为反应的产物

16.异化作用:

电子供体给出电子→电子载体(NAD(H)、FAD、FMN)→外源电子接受体(好氧呼吸:氧气;厌氧呼吸:__________)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是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即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因为是把食物中的物质元素存入身体里面,故谓“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简单说,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

异化作用(Catabolism)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

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中重要的过程。异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微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环境微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jul6coq700kc51zts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