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2 3 4 5 6 9 建筑名称 二车间 原料库 成品库 展厅 综合楼 合计 建筑面积(m2) 占地面积(m2) 层数 3200 1200 1500 1000 2550 12650 3200 1200 1500 1000 850 10950 1 1 1 1 3 备注 钢结构 钢结构 钢结构 钢结构 框架 3、结构设计 (1)、生产车间、仓库、展厅为单层双跨双坡钢架结构,厂房钢柱和屋面刚架梁之间采用10.9级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连接处摩擦面采用喷砂除锈,抗滑移系数0.4,摩擦面不得油漆。
本工程主钢架采用的钢材材质为Q345B级钢。Q345B材料手工焊接采用E50XX焊条,保护焊采用ER50-6焊丝,埋弧焊焊丝采用H10Mn2配SJ101焊剂,对接焊缝及熔透焊缝均要求与母材等强,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焊缝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并按规定进行外观及内部缺陷检查,其余焊缝不低于焊接质量检验的三级标准,主钢结构构件以Sa2.5级喷砂除锈,其它次钢采用人工除锈时达到St2标准,除锈后涂刷防锈底漆两道,最终厚度为大于60μm,钢柱、钢梁面漆为防火涂料,钢柱耐火极限2小时,钢梁耐火极限1.5小时,从柱底向上150mm处不刷防火涂料,除钢柱钢梁外按底漆红丹一度,刮腻子,酚醛漆二度。
屋面保温板采用960型复合板,上板厚0.5mm,下板厚0.4mm,中间聚乙烯泡沫板100mm,容重18kgm;墙面保温板为950型复合板,外板厚0.5mm,内板厚0.4mm,中间聚乙烯泡沫板100mm,容重18kgm。
(2)、综合楼采用框架结构
3
3
a、地基
框架结构,地基较好,荷载较小的且柱网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单独柱基,柱基从横方向应用拉梁拉结,拉梁设置的位置以在柱根为宜。对框架底层的砖墙,宜结合拉梁设置地梁。柱梁埋深较浅时直接做条形墙基,此时圈梁与拉梁结合布置。
b、上部结构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件组成,用以承受垂直及水平荷载。建筑物的围护墙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外侧柱距为12m时应采用大型墙板,高低跨处的高跨封墙和纵横向交接处的悬墙宜采用轻质钢板;砌体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
砌体隔墙于柱宜脱开或作柔性连接,顶部应设整浇的钢筋混凝土压梁,以保证墙体的稳定。
建筑物顶部宜设屋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屋架;山墙抗风柱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顶应于屋架上弦牢固连接。 1.2.6 配套工程方案
(一)给排水
1、给水水源:本项目厂区自备井,井深50米,年用水量784立方,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2、给水系统
根据生产要求,厂内用水分为生活、消防及其他用水。厂区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为同一管网,给水管网为环状布置,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消防栓,其距离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150米。厂区内用水管道均采用镀锌钢管。
3、排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标排放,经生活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雨水采用地面自然漫流方式,就近排入雨水管网。 (二)电气设计 1、用电负荷等级
用电负荷为二级,其它用电负荷等级属于三级。 2、电源
本项目用电由马厂湖供电所供电,就近接入供电线路,再敷设电缆引至厂区作为生产、生活电源。
3、供电方案
本项目供电采用10KV接入,厂区内供电采用0.4KV电缆,由变电站放射式直埋引入各车间,车间内供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放射式供电方式。厂区内其它建筑供电根据《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布置。
4、负荷计算
本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为89.3kw,全年耗电量约为15万kwh(全年280天每天8小时)。
5、设备选型
变压器选用S11系列节能变压器,本项目选用1台100kva的S11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选用JYN2手车式开关柜,每个高压柜上均配有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低压开关柜采用GGD固定式开关柜,变压器与低压柜的联接采用封闭式母线槽。无功功率补偿静电电容器选用PGJ2型。
6、照明
厂房内的照明由厂区配电专线供电。厂房内普通照明度一般为300LX,光源采用日光色荧光灯,综合楼可低于300XL,但不宜低于180LX。
按有关规范要求,厂房内设置应急照明,通向室外的正常出口设置疏散照明,在专用消防口处设置红色应急照明灯。
(三)供汽
本项目年用汽量约1680吨,有某某恒源热电有限公司供给。 (四)通风设计
车间要求全面通风换气,在屋面上设屋面排风器,以便加强排除室内余热及废气。柱上设置壁式风扇,以利夏季降温。风机采用足够压头的屋顶风机将烟尘从屋面排出室外。
(五)接地及防雷
厂区变电所接地保护装置和各车间重复接地装置互相焊接连接,组成全厂的接地系统。380220V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工厂的防雷保护均按国家防雷规范设置防雷保护。 1.2.7 劳动安全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以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
企业已经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维护保养、安全检查、安全监督、劳动保护、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