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期集体备课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4:0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科学家最近在研究之后认为,它们的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它们浮上海面的过程太快,导致体外水的压强减小过快造成的。抹香鲸可以潜到水下3200多米深的地方捕食。因此,如果它们突然迅速浮上浅海,由于体外压强减小过快,体内的氮气就会涌出形成气泡。如果气泡在组织中压迫到神经,就会阻碍到毛细血管,导致其肌肉缺氧,从而引发搁浅死亡。其实这些都与液体的压强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液体压强的知识吧! 三、新课教学

(一)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 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水槽,同学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讨论后实验。(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①:往塑料瓶中注入水,然后在侧壁不同高度用锥子扎上小孔,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证明水对侧壁有压强,而且我们还发现,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喷得远,说明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②:把塑料袋中注入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同样说明水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③:同样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这说明水的内部有压强,这个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④:利用瓶子,在瓶子周围扎上小孔,然后把它按入水中,发现水从小孔流了进去,同样也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演示部分实验

师生一起总结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那么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位稍作讨论,然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由于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由于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和内部都有压强。 (二)科学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实验,那么,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能否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今天的实验,提出你们的猜想?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

提出猜想:与深度、重力、体积、质量、容器形状、液体密度有关?? 师:介绍压强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这种用液注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压强大小的方法叫做转换法。压强计使用前要检查气密性(演示方法),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解决的方法是拆下软管重装。

然后演示: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型管中液面情况,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有压强。从科学的仪器中进一步验证刚才的结论。

13

设计实验:

师:考虑到液体压强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讨论:应怎样控制变量(保证哪些量相同,什么量不同?)讨论后请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进行实验:

老师先通过演示否定猜想,然后学生依次探究方向、深度和密度。探究后由学生派代表发言,说实验现象和结论:液体压强与所在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理论分析。

师:介绍方法(课件演示图片)重点介绍液柱模型的建立。设想水中有一高度为h,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 ,引导学生推导: V=----------------- m=-----------------

F=G=mg=----------------------- P=F/S=--------------------

师:从推导出来的公式P=ρgh可以进一步说明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跟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无关。 师:强调公式P=ρgh: 1、h指深度,指即研究的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2、公式p=ρgh原则上只适用与液体压强。 3、公式中单位统一用国际主单位。 (四)液体压强的应用

1、解释鲸鱼为什么会搁浅而死?水坝为什么下宽上窄?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2、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连通器的特点、在生产中应用。 并用探究出的压强知识,推导其原理。(教师引导)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3)应用:自动喂水器、锅炉水位计、茶壶、船闸等。

3、液体压强的传递:自学阅读,师提问:帕斯卡原理内容是什么?液体压强的传递的应用有那些?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解释液压机,液压千斤鼎的工作原理。 四、课堂小结:师生一起总结液体压强的规律: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五、课堂练习:

1、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数据如下 (ρ甲 < ρ乙): 实验 深度 高度差(cm) 序号 (cm) 14

1 2 3 10 20 30 6 11 13 甲 乙 (1)比较1与4;2与5;3与6的实验序号,

可得出: 。 (2)比较1、2、3的实验序号,

可得出: 。

2、如下图所示,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液体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深25cm,求:(1)容器地面所受的压强与压力;(2)地面所受的压力与压强。

六、作业布置:

七、集体备课

15

八、教学反思: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重点

认识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大气压强的实验测定方法、大气压高度变化的规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及大气压变化。 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玻璃杯一个、大气压强实验仪器一套、火柴一盒、水槽、广口瓶、煮熟剥壳鸡蛋、硬纸片、试管、 皮碗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液体压强的特点? 2、生活中的连通器? 二、新课引入

我们的地球被空气层团团围住,靠近地球表面的空气层的密度最大。在距离地面21Km内,聚集着空气总质量的95%。如此看来,我们是被压在空气海洋的最底层。加入人体表面按1m2算,那么空气对人的压力就有1*105N。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我们居然毫无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三.新课教学: (一) 大气压强:

1.定义: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16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物理下期集体备课导学案 的文档
八年级物理下期集体备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owd6ibmi7f2vd1ufxi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