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0:5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答案为:2;0;0.4.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

①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 体积 有关; ②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③比较图C和 D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④图E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为 0.8 N

⑤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 大于 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①、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分析】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应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研究浮力与变化量的关系;

③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不变,改变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④根据称重法求浮力的大小;

⑤根据P=ρ液gh比较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解答】解:①图B和C中,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②图C和E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等于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不变,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所以,比较图C和图D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④从图A知,图E中,物体的重力G=4.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2N,物体受到浮力F浮=G﹣F=4.0N﹣3.2N=0.8N;

⑤图C和E中,杯底部液体的深度相同,因ρ水>ρ酒精,根据P=ρ液gh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 故答案为:①体积; ②密度; ③D; ④0.8; ⑤大于.

13.如图所示,学习光学知识后,小聪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第 13 页 共 18 页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或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确定像的位置 ;

②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小聪拿出一支没有点燃的和A处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和像 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小聪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将光屏放置在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 靠近 (填“靠近”或“原理”)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在此成清晰的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①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②实验时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合现在物距为20厘米时的成像情况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解答】解:①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并且能够成像,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将光屏放置在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这个实验说明B处蜡烛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即此时像距也为20cm;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f时,物体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因此将光屏放置在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厘米.

蜡烛固定不动,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增大,要减小像距,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光屏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①确定像的位置;②完全重合;10;靠近.

14.某课外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U和待测电阻Rx的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其实验步骤如下:

(1)这个小组的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最右端b点,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示数但始终保持不变.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排除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滑到最右端的b点,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V,则电源电压U= 3 V,待测电阻Rx= 5 Ω

(3)保持S1闭合,S2断开,当滑片P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4 V,待测电阻Rx的电功率为 0.8 W.

第 14 页 共 18 页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示数但始终保持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起作用,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使其阻值为定值且最大;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的b点,闭合开关S1和S2,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由此得到电源电压;

再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与电阻Rx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Rx的值; (3)保持S1闭合,S2断开,当滑片P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利用P=I2R求出Rx的电功率. 【解答】解:(1)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灯泡保持较暗的亮度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的b点,闭合开关S1和S2,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源电压U=3V; 再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与电阻Rx串联,则电路中的电流为I=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Ux=U﹣U滑=3V﹣2.4V=0.6V, 由I=得:Rx=

=

=5Ω;

=

=0.12A,

(3)保持S1闭合,S2断开,当滑片P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 R总=Rb+Rx=×20Ω+5Ω=15Ω, 则电流I′=

=

=0.4A,

所以,由I=得:电压表的示数U滑′=I′×Rb=0.4A××20Ω=4V;

Rx的电功率Px=I′2Rx=(0.4A)2×5Ω=0.8W. 故答案为:(1)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2)3;5;(3)4;0.8.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15题8分,16题11分,共1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和步骤) 15.电子秤因精准和便于携带已普遍取代杆秤.某科技兴趣小组根据理想电压表的内部电阻无穷大、并联在电路两端时通过它的电流几乎为零和表盘刻度均匀的特点,用电压为3V的电源U、阻值为10Ω的电阻R、理想电压表及其它元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秤.其中轻质托盘和弹簧的质量不计,当托盘中所称质量变化时,与电阻R相连的滑片P平行地上下无摩擦滑动,电压表示数与被测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当电子秤处于待称状态时滑片P停在最上端a点,电压表示数为0,当被测物体最大称量m=30kg时,滑片P刚好处于最下端b点.问:

第 15 页 共 18 页

(1)当电子秤处于待称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多少?此状态下通电1min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当电压表示数为U′=1.2V时,被称量物体的质量m′为多少?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I=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公式Q=I2Rt计算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2)根据电压表示数与被测质量成正比的特点分析出此时的物体质量. 【解答】解:(1)电流I==

=0.3A;

电阻1min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3A)2×10Ω×60s=54J;

(2)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阻值为: R′=

=

=4Ω

所以被称物体的质量: m′=

×30kg=12kg.

答:(1)当电子秤处于待称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0.3A;此状态下通电1min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54J;

(2)被称量物体的质量m′为12kg.

16.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半数以上是超速、超载引起的.我市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监控管理力度,将“区间测速”座位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km,全程限速40km/h,由“电子眼”抓拍到装有沙子的某型号货车通过监

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30km/h和456km/h,通过A、B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20min.问:

(1)按“区间测速”标准判断该货车在AB段行驶是否超速?

(2)按照规定,载货车车轮对地面的压强超过7×105Pa即被判为超载.该型号货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中表中参数计算,该货车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时最多能装沙子的体积为多少?(ρ沙=2.0×103km/m3,取g=10N/kg)

(3)该货车在某路段平直公路上运动60s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发动机完全燃烧柴油0.2kg,已知发动机的效率η=40%,柴油的热值q=4.5×107J/kg,则货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5×104N 货车自重 0.3m2 轮胎触地总面积 10m3 车厢容积 第 16 页 共 18 页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grqk4rn8o4x67j2pwjr92i2p9mey901dre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