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点
一、医院感染控制
1、本科室相关的院感控制制度、措施;清洗消毒等操作流程;消毒剂的配制与监测要求。
2、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率是多少?本专业、本科室常见易感因素有哪些?对应有哪些控制措施?最常见感染部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3、职业防护措施、院感监测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二、手卫生
1、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①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洗手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②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洗手方法:六步洗手(大六步+小六步),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大六步:湿手、取清洁剂、揉搓、冲洗、干燥和护肤 小六步:即六步揉搓法 三、个人防护
1、科室有什么防护用品?放在哪个位置?在哪些时候应该使用防护用品?
2、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1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填写《贵阳市口腔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送交医务科和院感科备案。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哪几级?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 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 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发生以下下情形时,确定为 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4、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哪几种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2
四、政策法规
1、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1)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①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①医院隔离技术规范;②医院感染监测规范;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以上标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2、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五、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
5、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六、控制指标
1、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医院感染现患率≤7%。
2、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七、相关制度
1、监测报告制度:普通病例入院48小时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有潜伏期的在平均潜伏期后的感染算医院感染,24小时内上报,如有暴发、流行趋势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并以最快方式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院总值班。
2、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分为三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本科室院感小组成员为: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
3、发生以下情形时,经分管院长批准,医院应于12h内向贵阳市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4、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内向贵阳市卫生局和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八、消毒隔离
1、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2、使用后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 ①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②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程序:应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