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林蛙—蔬菜”种养结合技术探究
作者:白传波 张大瑜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12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农产品中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时常让人担心。介绍一种蔬菜田养殖林蛙技术,将有机蔬菜生产理念与林蛙集约化养殖技术有机结合,从而避免使用农药化肥,实现蔬菜内部的自净与循环,为提高食品安全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林蛙;循环农业
中图分类号:S79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6-0-02
蔬菜是我国出口第三大农产品,东北地区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一般蔬菜采摘期只有7个月左右,一般菜田的收益是粮田的10倍以上。但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惊人,近些年,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农药残留量也越来越不乐观。尤其是杀虫剂的使用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害虫的抗药性逐年加强杀虫剂的使用也逐年增加,虫害的增加同时带来病害的增加,一旦停止杀虫剂使用,蔬菜将面临绝产绝收的境地。
林蛙,又名蛤士蟆,油蛤蟆。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珍惜物种以其名贵药品、膳品而闻名海内外,因其对环境要求的局限性,其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雌蛙输卵管干燥品称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虚、壮身、润肺、抗疲劳及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其药用价值正日益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利用,哈士蟆卵巢的价格年年上涨,且供不应求,传统的林蛙养殖户,多为粗放管理型,集约化程度低不注重科学饲养和规范养殖,始终依赖传统的养殖方法,凭天由命,满足现状,缺乏探索和创新意识,产业发展慢,经济效益不高,且对养殖户的要求很高,甚至需包山、圈林等。
本文介绍一种蔬菜与林蛙,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将有机蔬菜的生产理念与集约型林蛙养殖技术结合,利用林蛙捕食蔬菜田中的害虫从而杜绝农药的使用,化肥以有机肥代替,不再以圈山养殖林蛙,而是以圈田代替,提高林蛙回捕率。并应用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为新型种养结合技术提供参考。 1 技术要点 1.1 整地,围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