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1、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是:(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实践活动 D、教育 2、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教育 3、人的心理从发生到成熟的阶段是:( )
A、幼儿期 B、小学生期 C、少年期 D、儿童期 4、( )一般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情景中进行,幼儿照常活动,丝毫不受干扰。
A、调查访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E、测验法
5、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6、新生儿能感受各种刺激的影响,并能把受到的刺激影响保留到脑中,以后重新发生作用,这就是( )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记忆 7、婴儿出现“认生”现象是在( )
A、三个月 B、四个月 C、五个月 D、六个月 8、幼儿前期是指出生后( )
A、第一、二年 B、第二、三年 C、第三、四年 D、第四、五年
9、幼儿出生后第一年末脑的重量约为( )
A、800克 B、900克 C、1000克 D、1100克 10、幼儿前期儿童认识物体时,首先注意的是物体的( ) A、颜色 B、位置 C、形状 D、大小 11、幼儿期是指( )这一年龄阶段。
A 、3—5、6周岁 B 、3—6、7周岁 C 、3—7周岁 D、3—4、5周岁
12、上课时,一个同学迟到,当他走入教室,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注意他。这种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外部注意 D、内部注意
13、幼儿的注意常常是( )占优势。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外部注意 D、内部注意 14、小班幼儿的注意是( )占优势。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外部注意 D、内部注意
15、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 )
A、 3—5分钟 B 、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16、中等教育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 )
A、 3—5分钟 B 、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17、大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 )
A、 3—5分钟 B、 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18、(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知觉 B、感觉 C、注意 D、想象 19、( )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
A、 3岁 B、 4岁 C、5岁 D、 6岁 20、( )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
A、 3岁 B、 4岁 C、5岁 D、 6岁 21、( )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22.在幼儿前期言语发展中,多词句阶段指的是:( ) A、1岁——2岁 B、1岁——1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3岁
23.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24.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25.在幼儿前期言语发展中,简单句阶段指的是:( ) A、1岁——2岁 B、1岁——1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3岁
26.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27. 在幼儿前期言语发展中,单词句阶段指的是:( ) A、1岁——2岁 B、1岁——1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3岁
28.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29.心理发展的决定基础:(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E、教育
30.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 +3=5 31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实践活动 E、教育 32.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33.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实践活动 E、教育 34. 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实践活动 E、教育 35.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
A、遗传素质 B脑的成熟 C、实践活动 E、教育 36.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 37.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38.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39.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_/J、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40.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4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31天 B.6天 C.1天D.20分钟 42.(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岁 B.4~5岁 C.3--\岁D.2--\岁 43.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44、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经历( )个阶段
A、二个 B、 三个C、四个 D、五个
45.在想像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 “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像 B.情景性想像 c.愿望性想像 D.拟人化想像 46.儿童语言最初是( )。
A.对话式的 B.独自式的 c.连贯式的 D.创造性的 47. 幼儿对数量的感知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8.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49.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像
50.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5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知 D.移情 52.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
53.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
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54.研究幼儿心理时, 对幼儿提出预先准备好的问题,要幼儿来回答。这是:( )
A、调查访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55.“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56.“看见”、“听到”、“想像”、“思考”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57.研究幼儿心理时,向幼儿父母、老师等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而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是:( )
A、调查访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58.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 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 C.大致相同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9.研究幼儿心理时,有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直接考察幼儿的行为表现等记录下来,而后进行观察,从而分析得出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A、调查访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60.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61.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2.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是(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63.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像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像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64.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65.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66.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67.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