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风景园林概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37: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绿化设计图

主要景点平面设计图、立面、效果图

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管网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第四节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环境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在风景园林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指影响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要素: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水文、植被、野生动物、污染物 人文环境要素: 历史、人口、文化、产业结构、教育与社会参与

一、自然环境要素 1.气候

区域气候是一个大面积区域的气象条件和天气模式。受山脉、洋流、盛行风向以及纬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天气变量:气温、降雨量、风、太阳辐射和湿度 热——“热岛”的效应

地形气候是以地形起伏为基础的小气候向大气圈较高气层和地表景观的扩展和延伸。 主要因素:地形的凹凸程度、坡度和坡向 人们可以感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巨大差异

建设场地中一些构造特征如小地形、小水面和植被等的不同会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致,从而形成了近地面大气层中局部地段特殊的气候,即微气候。 2.土壤

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矿物质颗粒会占到土壤体积的50%-80%,是构成土壤骨骼的重要物质,也是决定土壤承载能力的重要要素。通常砂粒、砾石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粘土则较低。 有机质对土壤的肥力和水文极其重要。含有有机质的表层土以及湿地中的有机沉积物都有重要的水分存储功能。

沙土类,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多、黏粒少,土壤疏松、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但蓄

水能力差,较适合耐贫瘠植物生长。

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物理性质良好,通气透水,水肥协调能力较强,多数植物能在此生长良好。

黏土类,土壤质地较细,以黏粒和粉粒居多,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性差。

一般将土壤酸碱度分为5级:强酸性(pH<5)、酸性(pH5.0~6.5)、中性(Ph6.5~7.5)、碱性(pH7.5~8.5)、强碱性(pH>8.5)。 3.地质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地质历史,研究当前地球上发生的事情。

地质在风景园林中有评价一个场地作为建筑用地的适宜性和传达一个地区地质历史的信息的作用,如地质公园。 4.水文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健康亦是不可或缺的,它在激发灵感和吸引注意力方面也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水量是风景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来维持我们的景观环境,但水量太多则会带来灾害。

水域的存在使场地更具趣味性、亲和力以及视觉冲击力,与此同时它对景观的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也有很大的贡献,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如处于水面夏季主导风向下的地段因为湿度较大,相对凉爽。

5.植被

植被是指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植被的范围、与主导风向的位置关系、遮荫条件等对微气候要素(日照、温度、风)影响较大。对保持生态平衡、温度的调节、防风保水、减噪、净化空气或水体、引导观赏视线、提高景观的观赏视觉质量和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等方面意义重大。

6.污染

按照污染类型可分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

(二)人文环境要素 1.历史

历史承载和见证了场地过去的兴衰和发展足迹。了解历史对于理解一个区域或场所是很重要的。历史信息的获得与否关系到风景园林规划中对场所的解读与设计倾向,真实的历史有助于人们了解场所的地方精神或文脉,以保持其历史可持续性和地方特色。

2.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 人口趋势:为了获悉规划区人口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

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成分、知识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人口特征是为了了解规划区的使用人群 预测分析

3.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常考虑的文化元素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文化的存在需依赖于人们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 对于特定的规划区域来说,文脉的延续增添了场所的意境与特色,保存了其历史的记忆,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文化的符号化或物质化以及空间化或意境化使得景观环境极具特色。 第五节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

地形、水体、园路及铺地、植物、建筑、园林设施等

一、地形

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

其他的各种园林要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地形并且相互联系。

地形能够影响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影响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到场地的排水、小气候和其他要素的功能布局。 1.园林中地形的功能作用 (1)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地形是各个园林设计要素的载体,为之提供赖以存在的基面,如园林景观中的平地地形、山水地形及山地地形等。

例如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是利用起伏多变的山水地形进行空间构建和建筑布局的

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是在丘陵的斜坡上,依山就势地建造层层平台,并在每层平台上构筑园林景观的;法国的勒-诺特式园林是在平坦的地形上营造规模宏大、水平轴线深远的视景园。

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

法国的勒-诺特式园林 (2)构成空间作用

地形通过控制视线来构成不同空间类型,如视线开敞的平地,构成开发空间;坡地及山体利用垂直面界定或围合空间范围,构成半开放或封闭空间。

开放空间

半开放空间

(3)作为背景作用

地形作为景物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景深、丰富景观的层次

(4)作为造景作用

地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其本身的形态便能形成风景.在有些规划中,地形被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独特的具有震撼力的景观

(5)观景作用

地形通过设计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以引导视线,具有观景作用。如在山顶或山坡可俯瞰整体风景、景观,在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尽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6)工程作用

地形还有工程作用,如适当的地形起伏有利于排水,在绿化工程中地形能够创造多样的生境,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提高。地形还能够影响光照、风向及降雨量,从而影响小气候。

2.园林中地形的类型、坡度 (1)地形类型

风景园林中,地形主要包括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平地、坡地、谷地等类型。

(2)斜度与坡度

通常来说,人习惯于水平行走,斜面和坡度都是异常状态,即给人以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风景园林中场地对坡度的要求:

①平地:指坡度比较平缓的场地,坡度一般为小于4%或小于2度。 ②坡地:指倾斜的地面,可分为缓坡(4~10%或2~10度)、陡坡(>10%或10~20度)

风景园林中场地坡度极限及常用坡度范围: 极限和常用的坡度范围 内容 极限坡度/% 常用坡度/% 内容 极限坡度/% 常用坡度/% 主要道路 0.5~10 1~18 停车场地 0.5~8 1~5 次要道路 0.5~20 1~12 运动场地 0.5~2 0.5~1.5 服务车道 0.5~15 1~10 游戏场地 1~5 2~3 边道 0.5~12 1~8 平台与广场 0.5~3 1~2 入口道路 0.5~8 1~4 铺装明沟 0.25~100 1~50 步行坡道 ≤12 ≤8 自然排水沟 0.5~15 2~10 停车坡道 ≤20 ≤15 铺草坡面 ≤50 ≤33 台阶 25~50 33~50 种植坡面 ≤100 ≤50 注:1.铺草与种植坡面的坡度取决于土壤类型;

2.需要修整的草地,以25%的坡度为好;

3.当表面材料滞水能力较小时,坡度的下限可的情下降;

4.最大坡度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较寒冷的地区、雨雪较多的地区,坡度上限应相当地降低;

5.在使用中还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有关的标准。 3.地形的利用与改造

在满足景观造景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的地形整理和改造,可使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低限度,并尽量使土石方就地平衡。

云南鸡足山寺庙建筑群建在山顶

2015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风景园林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1bu40t54565jb3urou8mpoj7ocb000zp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