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成本费用-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3、税金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款,是企业为国家提供积累的重要方式。
五、价格
1、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产品的社会价值为基础。而产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生产必要产品价值以及劳动者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价值所构成。
2、市场价格是指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是计量财务支出和收入的直接依据。我国现行的市场价格主要采用出厂价格、商业批发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三种。
3、影子价格当市场价格受国家政策影响等原因偏离实际价值的情况下,为了正确反映产品的价值,用于经济分析,而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得到的价格就是影子价格。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这就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在两个以上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使它们“可比”,因此要掌握4个可比原则,资金在运动中会产生价值(随时间变化),其增值部分就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随时间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金额可以折算为某一时间点上相同的金额,这就是资金的等值计算。除了识记部分,应用部分重点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识记)
1、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是“产出”同“投入”的比较。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相对值)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绝对值)
2、名词:劳动耗费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可以看出,有两种劳动消耗和两种劳动占用,活劳动消耗是人的脑力体力消耗,物化劳动是指原材料、燃料等一次性消耗和厂房、设备等的渐损消耗。物化劳动占用就是原材料等使用前的储备;劳动力占用就是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有用成果就是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注意是有用的成果。
二、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识记)
1、三类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对照下图回忆各指标的含义及其表达公式,识记各类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具体指标。
2、领会总产值和净产值的区别。
总产值是由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的总和。它和总产值的区别就在于净产值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举个简化的例子:企业购进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动力、燃料等)花了100万元,别的企业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10万元。一年里企业自己的原材料通过加工变成了商品,成品价值200万元,来料加工费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5万元。因此一年的总产值为200+20+10=230万元,而净产值
则是新创造的价值,除去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后,净产值=230-100-20-5=105万元。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
1、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就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使他们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识记)。 2、领会上述四项原则。
(1) 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是指相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满足同样的社会实际需要。它包括产量可比、质量可比和品种可比几方面。
对于产量可比是指各技术方案实际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量相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当产量不等且差别显著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进行比较。
(2) 消耗费用可比原则,是指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仅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地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
(3) 价格可比原则:是指在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
(4) 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四、资金的时间价值
1、概念: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领会):利息和利润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费用以及产出的收益是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