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式就是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根据整付现值公式折算到投资年的现值。
事实上,第一种情况也完全可以用第二个公式来计算。
复习一下上一章的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这些公式就容易理解了。 2、 现值成本法(PC):仅适用于方案功能相同,并只有支出或收入不易计算的情况,它是把方案所耗成本折算成现值,其计算方法与NPV法相同。 3、 净现值率法(NPVR):是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的比值,它是测定单位投资现值的尺度,用它可以对多个方案的进行比较相对的经济效益。
在多个方案中确定优先顺序时,如果资金没有限额,则只按净现值指标大小排列,若资金有限额则采用净现值率和净现值法结合,经过反复试算来得到最佳方案。
在现值法中,标准收益率的选定有两个原则:
以贷款筹措资金时,投资的基准收益率应高于贷款利率(一般高5%) 自筹资金投资时,不需利息,基准收益率应大于等于贷款的利率。
六、 未来值法(了解)
未来值法是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所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后根据未来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
其中净未来值法(NFV)是在已知方案的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而未来值成本法(FC)则是在知其现金流出,不知现金流入时采用的方法。
计算公式和净现值的形式相同,不同的是求P变成了求F,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A,i,n的值,通过查表来计算F的值,记为(F/A,i,n)。
七、内部收益率法(掌握)
1、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2、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ΔIRR):又称增量投资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内部收益率。即增量投资收益率i'就是两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当i' in时,则投资额大的方案更优。因为差额投资收益率越小,表示增加的投资获得的收益越小,当这个收益率比基准收益率还小时,自然是不合算的了。
八、 年值(金)法
年值(金)法比较法是把所有现金流量化为与期等额的年值或年费用。用以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
1、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 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2、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就是先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然后将等额年费用换算为各自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比较,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为优。
点评:当你一一理解领会上述各种动态评价方法之后会发现,其实它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六个公式的综合运用。不外乎把各个时点的值化为现值或未来值,把各时点的现值或未来值化为等额费用等,每一种公式不必死记,主要应理解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已知条件求什么结果,如果你画出了现金流量图,用最原始的公式也能求出来。
九、 盈亏平衡分析(掌握)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模型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基本形式。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是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或销售量)。非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为非线性关系。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有图解法和计算法两种。对于线性模型,图解法和计算法均较简单,计算法的公式如下: Q0=B/(P-V-D)
式中Q0为盈亏平衡点的产量,B为固定总成本费用,P是产品单价,V是单位产品可变成本费用,D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对照教材例23和例24掌握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十、 敏感性分析(掌握)
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
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找出敏感因素;
6、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 十一、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又叫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概率值定量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概率分析方法是在已知概率情况下,通过计算期望值和标准差(或均方差)可以表示其特征。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1、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2、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其步骤为:
(1)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第四章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就本课程而言,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有利、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