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价角度不同(财务角度考察,盈利状况、偿还能力vs 国家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代价。)
(2) 计算效益与费用所包括的项目不同(实际收支 vs 提供社会有用产品及耗费社会有用资源)
(3) 采用的价格不同(财务价格 VS 影子价格)
(4) 采用主要参数不同(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 VS 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
六、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 1、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和评价指标
特点是:利用原资产资源,小增投入大增效;效益费用识别计算复杂;难以定量计算。根据这些特点,对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着重考察增量投资的经济效益,来判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指标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其指标和一般建设项目基本相同。 财务评价指标:(1)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2)财务净现值(全部增量投资);(3)投资回收期;(4)投资利润率;(5)投资利税率;(6)资本金利润率(增量利润总额);(7)资产负债率;(8)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9)流动比率;(10)速动比率。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经济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2)经济净现值(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3)经济外汇净现值(增量净外汇);(4)经济换汇(节汇)成本。
2、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前后比较法”和“有无比较法”。
前后比较法是对比技术改造“前”与“后”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从而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有无比较法是对比“有”和“无”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用来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前后比较法本身是“改造前”与“改造后”两个方案比较,改造后方案的计算值是对未来若干时期的预测,改造前方案是过去或者现在某一特定时点的静止状态。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比的。(动态结果比静态结果)
有无比较法则是将两方案(改造、不改造)建立在同一时间比较的基础上,也就是同时对改造、不改造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然后加以比较。这是符合工程经济的比较原理的。(动态结果比动态结果)
因此只有假设不改造维持现状不变,两种方法的结论才是一致的。 七、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
技术引进项目财务评价的一些常用指标有:(1)技术引进项目的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引进项目投产前期费用、流动资金、技术引进费);(2)资金筹措;(3)产品总成本费用和利润计算;(4)卖方利润分享率;(5)提成率;(6)外资偿还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