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作业
一、单选题
1. \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2 ()(公元240~248年)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A建元 B元光 C元平 D正始
3.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A五义B 五则C五典 D五道 4. 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A以法治国B以道治国C以德治国D以善治国 5.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
A 仁礼 B谦让C德育D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
A 徐则林B 魏源 C龚自珍D严复 7. ()主张实行贤人政治。 A老子B墨子 C孔子 D庄子
8. “参验说”是()提出的思想主张。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
9. 隋唐的()要体现变化趋势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 A儒学 B道家C法家D儒家和法家
10()主张“合同异”,曾提出历物实事即十个辩论题目。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1. ()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是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质测”的知识,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观点,主张“寓通几于质测”。
第 1 页 共 11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2. 《淮南子》以()思想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13.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反复讲明的为何变法维新的道理。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4. ()认为变法的根本在“育人才,开民智”。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5() 编写了《明儒学案》。
A黄宗羲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 17()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8“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9. ()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A《易传》
B《明儒学案》 C《海国图志》 D《五经正义》
20. 隋唐的()要体现禅宗思想; A哲学 B儒学 C佛学 D法学
21. 《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体现了孟子 的价值原则。 A上善若水 B舍身取义 C舍生取义 D当仁不让 22《易传》是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末年。
第 2 页 共 11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A战国 B春秋 C秦国 D魏国
23. 王弼“言不尽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书与新思想的矛盾,使圣人之意和自然之道相沟通,把人的认识纳入到对“无”的玄想之中。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4. ()认为变法的根本在于改变政体; A方以智 B 康有为 C惠施 D梁启超 25. 黄宗羲在中国思想史上贡献甚巨,他编写了()。
A天地论
B宇宙论
C《明儒学案》 D《创作论》
26. ()在《东西均》中提出的“合二而一”的命题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董仲舒
27“大宗师” 是()提出的概念。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庄子
28. 名辩思潮是指()的制定,在法律上产生了辩析名、实关系的需要,更促进了对逻辑问题的研究。 A非成文法
B判例法
C成文法
D习惯法
29. ()认为“尚贤事能”是治国的根本措施。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庄子
30. ()把天地与其他六种自然物看成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A《老子》 B《易经》 C《易传》 D《庄子》
31 .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 ( )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32.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哪本书中提出的?
A《易传》 B《明儒学案》 C《五经正义》 D《海国图志》 33. 《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第 3 页 共 11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