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8:58: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新版高一历史 同步测试

第19课 辛亥革命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1904年,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其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

中等以上给相应翰林、进士、举人等出身奖励,并授予官职或予以升学。这一举措意在( ) A. 贯彻中体西用的宗旨 B. 阻塞士人的进身之阶 C. 缓解停废科举制的阻力 D. 推动新式学堂的发展

2.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

述,最为正确的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3. 孙中山先生认为“全额的生产皆为工人血汗所成”,地主收取租税是“坐享其成、分配之不当”。对

此,他谴责:“不平之事,孰有过于此者?”由此可知孙中山 A. 代表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 B. 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C. 主张享有普遍平等的民权 D. 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4.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

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C.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5.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

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 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 )

A. 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7. 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既可表明革命行为系为

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国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革命者的( )

①大汉民族观念 ②民主共和观念 ③国家统一观念 ④平等团结观念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④

第1页,共4页

2019新版高一历史 同步测试

8. 《军政府宣言》中阐述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

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描述的是()

A. 民权主义 B. 民生主义 C. 反帝反封建 D. 三大政策

9.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

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合适( ) A.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 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 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10. 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

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 ) A. 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 B.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 C. 彰显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诉求 D. “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证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 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3)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2页,共4页

2019新版高一历史 同步测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答】A.“贯彻中体西用的宗旨”应该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科目的设置上,而材料中没有这些信息,故不选A。

B.给予新式学堂的高等小学以上的升学或毕业考试结果中等以上者“翰林、进士、举人等出身奖励”表明其并不是阻塞士人的进身之阶,故不选B。

C.项史实错误,当时还未停废科举制,故不选C。

D.晚清政府将新式学堂的高等小学以上的升学或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中等以上分别授予翰林、进士、举人等出身奖励,这有利于吸收越来越多的学子到新式学堂学习,从而推动新式学堂的发展,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答】A.洋务运动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故排除A。 BC.此两项说的是政治方面,均不全面,故排除BC。

D.依据材料“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的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前期历史的主流,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答】A.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不可能代表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故不选A。 B.题干无法体现孙中山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信息,故不选B。

C.题干强调孙中山反对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而不是主张享有普遍平等的民权,故不选C。

D.根据题干“全额的生产皆为工人血汗所成”“地主收取租税是‘坐享其成、分配之不当’”“不平之事,孰有过于此者?”等信息可知,孙中山反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答】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但同材料所述无关,故A错误。 B.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错误。

C.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众矢之的,故出现了题干中辛亥革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故C项正确。

D.出现题干中所述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侵略使民族矛盾尖锐的结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答】A.项与题干“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不符,故不选A。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B。 C.题干无法体现出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故不选C。

D.依据题干“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可知,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答】 A.湖北军政府成立于武昌起义后,①与材料时间轴不符,故A错误。

B.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黄花岗起义时间是1911年4月,故①是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元旦,清帝退位于1912年2月,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综上,B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轴,故B正确。

C.清帝退位于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与②不符,故C错误。

第3页,共4页

2019新版高一历史 同步测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元旦,在武昌起义后,与①不符,故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答】①.大汉民族观念和题干“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明显不符,故排除①。 ②③④.由题干“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体现了平等团结国家统一和民主共和观念,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②③④)。 8.【答案】A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题干“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体现的是三民主义里面的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在三民主义指导之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符合题意。 B.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故排除B。

CD.这两项均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CD。故选A。 9.【答案】C

【解答】C.结合所学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同时为了限制袁世凯又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制不符合这部约法内容,故C符合题意。 ABD.联系所学可知,这三项的表述均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10.【答案】A

【解答】A.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题干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故A正确。 BC.两项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BC。

D.D是无关项,明显错误,故排除D。故选A。

11.【答案】(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①是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②反映人民渴望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解析】(1)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反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2)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人民渴望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根据材料“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第4页,共4页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7741thvr6msol1o4w75dq8n1si8z00uc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