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子道德经的经典语录哲理
1、强行者有志 ——老子 2、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老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 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 《道德经》 6、大巧若拙 ——老子 7、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老子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 《道德经》 9、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 《道德经》 10、祸莫于不知足 意义:告诉人们不知足会带来很大的祸害 ——李耳 《老子·四十六章》 1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 12、清净则天下正 ——老子 1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14、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老子 15、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 16、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 17、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老子 《道德经》 18、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经》 19、使人行者,身先行之 ——老子 20、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老子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2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老子 《清净经》 2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24、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 25、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 《道德经》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老子 《道德经》 27、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28、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 《老子六十三章》 2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老子 《道德经》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3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 《道德经》 3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 33、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 《老子》 34、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道德经》 3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老子 《道德经》 37、天长地久 ——老子 3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 ——老子 《道德经》 39、大道废,才提倡仁义;智巧出,才产生伪诈;家不和,才显出孝慈;国不宁,才大讲忠信。一个社会,德讲不下去了,才讲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相关推荐: